拜师鸟哥之linux学习体会(8)——档案与文件系统的压缩与打包

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中常见的文件压缩与备份命令,包括compress、gzip、bzip2及tar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对比了它们的特点。同时,还介绍了dump和dd命令的基本操作。

1.    对文件的另一个操作是压缩文件。压缩文件算是linux与windows少有的相似之处。一般常用的压缩文件的扩展名大多是.tar(tar程序打包的数据),.tar.gz(tar程序打包的数据,经过gzip压缩),.tgz,.gz(gzip压缩的文件),.Z(compress程序压缩的文件),.bz2(bzip2压缩的文件)。其中gzip与bzip2最常用,而compress已经过时了。另外单纯的tar功能仅仅是打包而已,也就是将很多档案集结为一个档案,事实上他并没有压缩的功能。

2.    compress -v man.config:压缩config文件,被compress压缩的源文件会消失,而只剩下压缩文件,扩展名为.Z,解压缩则直接用uncompress

3.    另一个压缩指令是gzip,用法是gzip -v man.coonfig,在预设的情况下原本的档案会被压缩为.gz的档案名,原文件不再存在。可以用zcat直接读取压缩文件的内容。如果要进行解压缩,就用参数d,即gzip -d man.config.gz。

4.    bzip2压缩的效率比gzip还要好。指令是bzip2 -z man.config,直接读取是bzcat man.config.bz2,解压缩为bzip2 -d man.config.bz2

5.    tar可以将多个包拼成一个档案,同时还可以透过gzip/bzip2的支持,将档案同时进行压缩,其实windows的winrar功能也支持.tar.gz档案名的解压缩。tar的解压缩指令是tar -jxvf /root/etc.tar.bz2。

6.    dump指令主要的作用是备份,出来了备份整个文件系统之外,还可以制定等级。常用dump -S /dev/hdc1

7.    dd if=/dev/zero of=/boot/test.img bs=1M count=10:建立一个大约10M的档案在boot中,if=input file,of=output file

8.    采用restore来观察dump后的备份数据内容,即restore -tf /root/boot.dump

今天大年初一,祝各位新年快乐哈!!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elninohjh/p/429629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