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生活在诸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不存在乡愁的问题,毕竟不用去千里之外的异地讨生活,看了韩寒的“我在上海,活的很好”,忽然体会了另一种乡愁。
很喜欢他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似乎契合了亮一直放不下的成长轨迹的消失和我一直纠结着得漂泊在外的惆怅,看了很有些释然,是啊,这个时代大小城市都在大建特建,农村也一样,有几人还能再体验到儿时的情境?
恰好这次回老家我们也重新去了老房子那一片转转,也不是为了寻到什么,就是想去看看。邻居们依稀面熟,那时候就是据点的一对老两口的后院如今依旧,老爷爷下棋一摊子,老奶奶打扑克一摊子,周围聚集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老两口都是接近80岁的了,可看着身体都很硬朗,思维清晰。思想单纯的人往往更快乐。
亮坐在出生和儿时玩耍的地方,想什么呢?
这条路每一次经过,都想停下来走一走,呆一呆,真的喜欢极了。这或许成了我新的乡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