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概:
一:软件性能测试基础
1.测试分类
2.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区别
功能测试------关注-----做什么(eg: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
性能测试------关注-----做的如何,性能测试可以用时间来衡量(eg:检查软件的的及时性的符合度是否达到要求)
3.性能测试目的:性能表现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是否有瓶颈,改善系统性能
4.与性能相关的其他测试:可靠性测试,可伸缩性测试(大用户量下是否还可扩展),可恢复性测试(系统到达饱和
状态,将用户数降下来,能否恢复正常)
二.软件性能测试的常见指标
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计数器(性能监视器,命令
【perfmon.msc】)
响应时间:系统的响应时间为后半段
并发用户数:“多用户”和“同时”两个因素不可或缺
吞吐量:软件系统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事务/请求/单位数据等
吞吐量作用:1.用户协助分析性能瓶颈 2.协助设计性能测试场景 3.衡量性能测试场景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性能计数器 :打开性能计数器--命令:perfmon.msc
资源利用率:“资源的实际使用/总的资源可用量”
典型的性能测试图:
三:软件性能测试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1.性能测试的分类:
验收性能测试--验证是否达到性能指标,确定的性能目标
负载测试--------不断加压验证性能容量,配合性能调优(在给定条件下最多允许多少并发用户数)
压力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系统处理能力,是否会出错(CPU使用率在75%以上,内存使用率在70%以上系统的表现)
配置测试--------在确定的环境,操作步骤,压力条件下,调换不同的硬件,网络资源,对比性能
并发测试--------在真实环境中模拟大量用户的使用情况,关注系统是否会出现死锁,内存溢出的情况
可靠性测试-----在压力环境下系统的稳定性
失败恢复测试--系统出现问题时,还能支持多少用户并发
2.应用领域:
能力验证--给定的条件下系统能否具有逾期的能力表现
规划能力--应该怎样才能石系统具有我们要求的性能能力
性能调优-- 确定基础做性能调优
缺陷发现--通过性能测试发现系统中的缺陷
性能基准比较--敏捷开发中每次迭代中为模块,函数设置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