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满脑子只考虑后台数据库的人他整天研究的就是针对自己查询一些数据的sql语句...

本文探讨了三层架构和MVC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强调了它们如何帮助开发者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变化,而非仅仅关注后台数据库操作。通过实践验证,这些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使开发者更多地聚焦于用户交互体验。
如果从 那些满脑子只考虑后台数据库的人的思路出发,就很难接受这种方式,因为 他整天研究的就不是围绕着用户的千变万化的交互操作需求爱好的变化的而 是针对自己查询一些数据的sql语句。

 

---这是优快云大牛Sp123在和大家讨论“三层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的原话,原帖地址:http://topic.youkuaiyun.com/u/20110330/20/d9b25d81-5162-4144-b7bb-3c18d09987bd.html

下面是他的原文,值得我们思考:

 

如果你将前台界面设计跟系统业务逻辑设计分离,那么自然也就是三层了(至少是三层了)。因为业务逻辑层自动化地处理前台跟系统数据的关联。这时候,你可以针对同一套业务逻辑api接口而开发出几十种前台应用程序,而它们的后台都是同一个。“三层”是指前后台网络架构。

而MVC是前台界面程序开发时的最古老的一种分层方式,它表示各种图形控件(比如设计GIS中的各种建筑物)并不依赖于的真实数据,通过编写程序去监听控件与内存数据的双向变化来进行控制(同步)。MVC是指客户端界面程序的开发方法,比如当元件的温度的改变的时候那么所绑定到这个温度数值上的所有界面(颜色、刻度、警报声等等)都应该自动变化。

不论是三层还是MVC(这两个都是30几年以上的老古董了,它们产生了许多具体的模式),最终都是为了让交互设计师快速地拼生产出新软件,90%的时间不是在那里写枯燥的代码来创作,而是使用绘图和行为工具来所见即所地立刻就给用户做出产品修改。如果从那些满脑子只考虑后台数据库的人的思路出发,就很难接受这种方式,因为他整天研究的就不是围绕着用户的千变万化的交互操作需求爱好的变化的而是针对自己查询一些数据的sql语句。

当你自己有了设计的需求,经过两三次产品重构过程的验证,就会找到程序的优势。而不是把所有软件都限制在“增删改查”这个设计思路内。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luedoctor/archive/2012/01/20/232802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