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头字段

method:请求方法,get或post

scheme:协议类型,http或https

cookie:保存cookies值

User-Agent:浏览器类型

Host:初始URL中的主机和端口。

Referer:包含一个URL,用户从该URL代表的页面出发访问当前请求的页面。就是说告诉你当前请求的url你是从哪里来的,比如你再百度里面点了一个广告的链接,那么这个广告就是你当前请求的页面,referer就是 https://www.baidu.com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angxiyang/p/11522571.html

HTTP请求头字段来源多样,有规范定义、客户端需求、服务器要求以及历史遗留等。 规范定义方面,像Host、User - Agent、Content - Length、Cookie、Authorization、Accept - Encoding、Accept - Language、Cache - Control、If - Modified - Since等,这些是在HTTP标准规范里明确规定的,用于传递请求的元数据、进行内容协商、性能优化、用户认证等操作。例如Host字段指定目标域名或IP,User - Agent说明客户端的信息,Authorization用于处理用户的认证等[^1]。 客户端需求也是重要来源。客户端为了能准确向服务器传达自身情况和请求意图,会添加一些字段。如User - Agent字段,客户端借此告知服务器自己使用的浏览器等信息;Content - Length字段用来表明请求数据的长度,方便服务器接收处理数据[^1]。 服务器要求也会促使特定请求头字段产生。例如在进行用户认证时,服务器要求客户端在请求头中添加Authorization字段,客户端就得按照要求添加该字段并提供相应认证信息。在Spring MVC中,可使用@RequestHeader("Authorization")来从请求头获取该字段的值[^1][2]。 还有一些非标准的请求头字段,是因特定应用场景或历史原因产生的。像Front - End - Https是微软应用程序和负载均衡器使用的非标准header字段;X - Http - Method - Override则是在用户代理或者防火墙不支持直接使用put或者delete方法发送请求时,用来覆盖请求中指定方法的字段[^3]。 ```python # 示例代码,模拟使用Python获取请求头中Authorization字段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example.com' headers = {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token' }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request.headers.get('Authorization'))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