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iddler 是以代理web服务器的形式工作的,它使用代理地址:127.0.0.1, 端口:8888. 当Fiddler会自动设置代理。能支持HTTP代理的任意程序的数据包都能被Fiddler嗅探到,Fiddler的运行机制其实就是本机上监听8888端口的HTTP代理。 Fiddler2启动的时候默认IE的代理设为了127.0.0.1:8888,而其他浏览器是需要手动设置的,所以将Firefox的代理改为127.0.0.1:8888就可以监听数据了。
Firefox 上通过如下步骤设置代理
点击: Tools -> Options, 在Options 对话框上点击Advanced tab - > network tab -> setting----点击启用即可。
2:同类的工具有: httpwatch, firebug, wireshark。
3:默认下,Fiddler不会捕获HTTPS会话,需要你设置下, 打开Fiddler Tool->Fiddler Options->HTTPS tab,把下面的勾上。
4:Inspectors tab下有很多查看Request或者Response的消息。 其中Raw Tab可以查看完整的消息,Headers tab 只查看消息中的header. 如下图
5:命令行的使用
help 打开官方的使用页面介绍,所有的命令都会列出来,cls 清屏 (Ctrl+x 也可以清屏),select 选择会话的命令,?.png 用来选择png后缀的图片,bpu 截获request
6:fiddler中设置断点修改request。
测试地址:http://a.jumeiglobal.rd.com/Index/Login
6.1:在页面上打开http://a.jumeiglobal.rd.com/Index/Login
6.2:命令行输入bpu http://a.jumeiglobal.rd.com/Index/Login
6.3:输入错误的密码,右侧inspector-webform中修改密码,点击run to completion即可登录
6.4:命令行中输入bpu即可取消断点。
6.5:或者打开Fiddler 点击Rules-> Automatic Breakpoint ->Before Requests(这种方法会中断所有的会话),如何消除命令呢? 点击Rules-> Automatic Breakpoint ->Disabled
7:修改response,同上。
7.1:打开Fiddler 点击Rules-> Automatic Breakpoint ->After Response (这种方法会中断所有的会话),如何消除命令呢? 点击Rules-> Automatic Breakpoint ->Disabled
7.2: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 bpafter www.baidu.com (这种方法只会中断www.baidu.com)
7.3:如何消除命令呢? 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 bpafter
8:fiddler中创建autoresponder规则。
8.1:Fiddler 的AutoResponder tab允许你从本地返回文件,而不用将http request 发送到服务器上。
8.2:rule edit可以将本地替换网上的图片
9:fiddler中左侧东西太多,可以在右侧过滤掉.filter
10:选中2个会话,右键然后点击Compare,就可以用WinDiff来比较两个会话的不同了 (当然需要你安装WinDiff)
11:fidder提供的编码工具,工具栏-TextWizard,可以里面写代码,只是--------输入文本,从列表中选择一个转换
12:fidder中查询会话和保存会话: ctrl+f搜索,然后点击黄色 file-save-selected sessions即可保存。
13:fiddler的script系统。帮助文档。 http://www.fiddler2.com/Fiddler/dev/ScriptSamples.asp
首先先安装SyntaxView插件,Inspectors tab->Get SyntaxView tab->Download and Install SyntaxView Now... ,安装完成后Fiddler 就会多了一个Fiddler Script tab。
二:
1:Fiddler 的作者是 Eric Lawrence 是个大师级的人物, 目前在微软总部西雅图工作。 他的博客是: http://www.ericlawrence.com/Eric/。Eric Lawrence 在Google 论坛中建了一个Fiddler 的讨论组, 地址是: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romgroups#!forum/httpfiddler
三:
附: Fiddler 系列教程, (连载中, 敬请期待)
Fiddler (三) Composer创建和发送HTTP Request
快捷键
1:chrome快捷键;
2:phpstorm快捷键;
3:windows快捷键
4:vagrant环境配置
7:sublime快捷键
一:chrome
1:ctrl+u查看源代码
2:代码格式化,将一行代码格式化为多行
3:F12调出审查元素页面
4:在子数修改,属性修改,节点移除时断点,当对应的事件发生时,代码会跳转。
5:ctrl+F:在本文件中搜索
6:ctrl+shift+F:在所有文件中搜索,注意位置
7:查找文件:ctrl+o,查找函数定义:ctrl+shift+o
8:另外,还可以通过 Charles/Nginx/Fiddler 等工具将远程 js 代码映射到自己的电脑上,免去了代码格式化的麻烦,还可以直接编辑。
二:phpstorm
1:ctrl+A:选中所有代码,ctrl+alt+i:格式化所有代码;
2:ctrl+y:删除当前行。
3:ctrl+d:复制当前行。和ctrl+c的区别是点了之后下一行会立即出现,ctrl+d=ctrl+c + ctrl+v;
4:ctrl+shift+u:大小写转换。
5:alt+shift+down:将选中的行向下移动,alt+shift+up:将选中的行向上移动。
6:ctrl+/:行注释,ctrl+shift+/:块注释。
7:ctrl+”-“:ctrl+”+“;依次向上折叠代码块
8:ctrl+f:查找,ctrl+r:替换。
三:windows
1:window+L:锁屏
2:windows+E:打开我的电脑。
3:windows+D:回到桌面。
4:windwos+tab:3D效果显示窗口。
5:windows+R输入osk出现虚拟键盘。
6:ctrl+tab:页面之间切换。
7:ctrl+w:关闭当前页面。
四:vagrant环境配置
五:imac快捷键
1:选中文件,点空格,可以快速打开。
2:CMD+c;CMD+V
3:cmd+n:复杂一个当前窗口
4:cmd和shift + 3 全屏截图,cmd和shift+4截取区域
5:虚拟机用Fusion
6:ctrl+shift+最右上角的那个建,锁屏
7:f11 f12:调整声音
六:mac命令
1:OSX系统采用的是Unix文件系统,所有文件都在跟目录下,没有盘符的说法。桌面上的东西都在/Volumes下
2:
ls /Volumes //查看桌面文件 ls / //查看当前目录下面的所有文件 ls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查看驱动目录下面的东西 cd //切换目录 cd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到驱动目录下溜达一圈 mkdi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backup // 在驱动目录下建一个备份目录 backup
配合使用:先ls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如有test则cd test即可转到test目录下。
七: sublime快捷键
1:ctrl+w:关闭当前文件,ctrl+shift+w:关闭sublime
2:Ctrl+L:选择行,重复可依次增加选择下一行
3:Ctrl+X:删除当前行
4:Ctrl+M:跳转到对应括号 可以格式化js代码
5:crtl+f:查找;ctrl+shift+f:查找和替换
6:ctrl+n:新建一个文件
7:ctrl+j:合并多行为一行
8:tab向右缩进,shift+tab像左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