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交网络

本文探讨了中西方社交文化在聚会形式和个人人格认同感上的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社交网络平台上的信息流通和用户行为。

西方的聚会是散的,人群自由流动,可以和任何其他人互动交流,无论是话题,谈话时间,对象都是自由、随机、可变动的。而中国人的聚会往往是围成一桌,人只能与左右两边的人交流,信息的流通哪怕在一个环境下,也是需要左右两边的人起到流通和传达的作用。

 

而这样的差别主要是西方人和中国人在个体人格认同感上的差异。西方人格独立,尊重个体的差异。讲求人人平等,教授和保洁员在人格上并没有高低之分,无非是职业的不同,收入的差异也并不会到离谱的地步。而中国人对自我的认同,更多的是来源于对比别人的参照,中国人的幸福与不幸往往不是对自我状态的认同,基本都是参照别人的状态对比得到的结果。每个人都在极力让自己显得高人一等,成功的标志就是脱离初始的社会阶层,用各种手段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与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奢侈品卖场挤满了中国人,而西方社会对自己生产的奢侈品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衷。在社交上,如果不强行把中国人组成一个固定的圈,那么不同的人群,会马上通过嗅觉等手段,与自己气味相投的人聚集起来,然后成为牢固的堡垒凸显自己的优势和与圈外隔离以凸显自己的差别。

所以在社交上,硬性的圈结构看似公平的安排,但其中凸显的是中国人对自我人格认同的等级化,社交关系的非平等化。所以在社交网络时代,也并不能产生一种信息公平流通,平等交流的环境。

因为中国缺乏一个信息自由发布的现实环境,微博的出现,造成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所以在信息的管理上,有一定的滞后,而这种滞后给予了微博平台在中国环境下罕有的自由信息交流的环境,任何稀缺的资源都自然成为人们争夺的对象,在微博平台上无论是大V还是营销账号,都在极力的聚拢自己的粉丝,为了迎合粉丝,传播那些具备爆炸力的信息,因为只有不停地制造热点,才能持续的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自己的影响力和粉丝才能持续的增加。在某种情况下,大V看似垄断了话语权,但也同样被信息所绑架。

而这种情况在FACEBOOK等西方环境并不必要,西方环境下,各种报纸和电视媒体已经把政客和社会热点充分的暴露和分析,信息在各大传播平台都实现透明及时的流通,民众不需要通过网络平台获知什么“不可告知的内幕”,所以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个体之间信息的流通。人们分享更多的是自己日常生活,而不是对社会热点的意见。从数据价值分析的角度,个人生活信息的价值远大于你对新闻看法的价值。个人信息可以很好的转换成广告营销计划,而个人意见无非就是“左、中、右”罢了。

在内容的分享上,信息的发布者也在有意无意的制造信息的“高低”之分。这种高低可以站在道德层面,知识层面,消费能力,品味高低等。中国人极喜欢用各种方式凸显自己处于凌驾者的位置。如果在你的社交关系中,一天到晚有个人发布各种救助信息,对社会不公现象无情揭露,对无保障人士慷慨解囊。那无论是有意无意,这都在树立起自己的道德优势。同样如果有个你关注的人,每天都发自己在各大酒店,高档场所,与各路“精英”品味着波尔多的红酒,爱尔兰的生蚝,新西兰的鲍鱼,太平洋小岛上的水果,那这无非是在树立自己消费能力的优势。而当有人以各种不同的信息树立自己与众不同优势的时候,那些真正社交化的信息就被有意无意的屏蔽掉了。

当你的社交关系中,有个人在不停的树立自己省吃俭用,帮助有需要的弱者,树立起自己的道德优势的时候,你发起一个假期旅行的话题会不会显得无情无义?当大家就某种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群情激奋的声讨有关单位,而对受害者表示出无限同情的时候,你发布你孩子在幼儿园的图画,会不会显得你不问世事,封闭在自我世界中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胎?

因为人们有意无意通过信息的发布树立自己的各种优势,导致了普通大众用户活跃度的降低,哪怕对生活再不满意,也不能持续的抱怨和声讨吧?哪怕再感性的人,也不能每天都在心灵鸡汤,感悟人生吧?微博信息越来越远离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而向着精神层面,解决社会的矛盾点直奔而去,而这些问题作为拥有完整架构的政府机构都不一定可以有效解决,但为了保持自己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那些早就不为日常柴米油盐担心的大V们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话语权的争夺战中。

信息的来源无论出自何处,最终都会集中在那些活跃的大V手里。因为在话语权这种中国稀缺的资源争夺战中,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树立起了自己区别于普通大众的优势,从而让那些不具备优势的大众信息逐步的边缘化,以至于消失。以自己的意愿有意无意的从新定义了社交媒体的“秩序”,让自由流通的信息以自己的方式去运作。越是重口味爆炸性的新闻越是多人追捧,而个人心情或者生活上的分享除了显得自己很傻很天真以外不会带来任何正面反馈。

浅谈中国社交网络

上图本身是说明“领导”在人群中的比重。在西方,领导只是在工作上比个体稍大一点,而中国的领导,要在工作,生活,甚至道德情操方面全面的超越一般大众才行。

微博经过三年的发展,信息的流通也不是早年的那种宇宙大爆炸后个体漂浮,流通随机的状态。大V粉丝积水成湖,信息的流通同质化现象严重,大V的影响力好像蓝色部分成长为今天的红色部分。嗓门也越来越大,能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多。在粉丝眼里,大V不但社会阶层比较高,而且在知识,智力,道德,品味上也非自己可比,不但领导着众粉丝对社会问题的判断力,甚至让粉丝产生自己的生活状态也越来越接近偶像的幻觉。最终沦为一个不比僵尸粉好多少的活体僵尸粉罢了。

微信正是看到了其中的空缺,推出“朋友圈”功能,让用户可以不怕人肉搜索,肆无忌惮的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对于男性用户简直是了解身边女性友人的利器。从早餐吃什么一直到夜晚睡觉前的床头自拍。而这种距离的拉近并不是微博上那种与毫无交集凑热闹粉丝的距离。微信上的分享更接近FACEBOOK那种朋友社交关系的互动。产生的信息是深层次的个人喜好。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但基于隐私的关系,微信上的社会关系并不是FACEBOOK那种毫无障碍的,完全自由的信息传播。微信只针对彼此相熟的关系。这样的优势是信息的发布者更愿意去分享隐私程度大的信息,不会出现外国那种从婚人士两个老婆通过FACEOOK找到对方的情况。但本质上微信还是跟QQ一样,线上关系是线下关系的翻版。而微博的社会关系与线下的关系可以完全不同。

中国互联网的悲哀就在于不同平台之间各自为政,互相拆台,并没有把现有的客户体验最大化,都在忙乎自己平台利益最大化。微信的内容某种程度上很好的弥补了微博关于个人化内容的不足,但是当我想把微信的分享同步到微博的时候发现,只能同步到腾讯微博。我们都知道哪怕是再好的服装品牌都不可能把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尽头全部的置衣需求都满足,但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却恰恰都在试图这么做,并且做的都有滋有味。

无论是中国的社交网络还是其他的互联网模式,最初虽然都是C2C(COPY TO CHINA)的模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中国宏观环境的影响,加上中国互联网内部竞争的独特性。在最终的演变过程中都走出了独特的中国模式。这其中有依靠政策一家独大的,有在市场竞争中拼搏取胜的,有曲线救国绕了一大圈最终流量变现的,有相互吞并雄霸市场的。唯独没有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分享用户,提高体验的。无论是大的商业环境,还是社交网络这种虚拟环境,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市场的组成者同时也是领导者。中国社交网络承载了西方社交网络并不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最终目的都是用户的货币化,但在这个货币化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独属于中国的“附加价值”。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ebeiDGL/archive/2012/08/13/2636824.html

乐播投屏是一款简单好用、功能强大的专业投屏软件,支持手机投屏电视、手机投电脑、电脑投电视等多种投屏方式。 多端兼容与跨网投屏: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之间的自由组合投屏,且无需连接 WiFi,通过跨屏技术打破网络限制,扫一扫即可投屏。 广泛的应用支持:支持 10000+APP 投屏,包括综合视频、网盘与浏览器、美韩剧、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还能将央视、湖南卫视等各大卫视的直播内容一键投屏。 高清流畅投屏体验:腾讯独家智能音画调校技术,支持 4K 高清画质、240Hz 超高帧率,低延迟不卡顿,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清、流畅的视觉享受。 会议办公功能强大:拥有全球唯一的 “超级投屏空间”,扫码即投,无需安装。支持多人共享投屏、远程协作批注,PPT、Excel、视频等文件都能流畅展示,还具备企业级安全加密,保障会议资料不泄露。 多人互动功能:支持多人投屏,邀请好友加入投屏互动,远程也可加入。同时具备一屏多显、语音互动功能,支持多人连麦,实时语音交流。 文件支持全面:支持 PPT、PDF、Word、Excel 等办公文件,以及视频、图片等多种类型文件的投屏,还支持网盘直投,无需下载和转格式。 特色功能丰富:投屏时可同步录制投屏画面,部分版本还支持通过触控屏或电视端外接鼠标反控电脑,以及在投屏过程中用画笔实时标注等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