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与GIS

本文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本质联系,指出BIM的本质是面向对象化,并且与GIS在本质上一致,只是空间尺度不同。文章进一步解释了BIM在实现空间信息面向对象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

建筑信息模型BIM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众说纷纭,扯的不亦乐乎。下定义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其中最不会出错的回答是:通过三维设计+建模+效果+虚拟现实+协同设计+系统开发,影响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使得。。。从而。。。最后。。。

但是,大而全的回答只能是避免犯错,而不能体现对其含义的真正解读。相对比定义,往往我们干活的人更加关心另外一个概念:本质。

BIM的本质,我们认为是面向对象化。而这个本质与GIS干的事情本质也是一致的,只不过两者立足的空间尺度不同。

既然我们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计算机时代,使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就是我们一直要干的事业。使用面向对象技术,我们实现了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一一对应,二进制表达更加形象化了。

曾几何时,测绘人员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线型、标注、颜色等Symbol 要素实现空间信息的提取,但是Symbol 是需要眼睛读入来判别的。如果我们认为眼睛是可以接收电磁波的器官,那么计算机没有眼睛,至少现阶段没有眼睛。

电磁波是信息的载体而非唯一载体。计算机世界一直是以二进制码来作为信息载体,但是一般的CAD仅仅是利用计算机再次输出电磁波(可见光,线型、颜色、标注等等)信息,这不是对计算机功能的莫大无视么?信息往往满足看是第一步的,但是满足分析和思考是最重要的,一般CAD是主要是满足看的,GIS和BIM都需要更近一步,还需要满足分析。

GIS实现了人们对于空间信息的1-19级(地图切片一般设置,请原谅我以偏概全)的面向对象化,赋予了空间实体现实含义。我们看这个地块是草地,不是因为它的图形填充了草地样式,而是计算机知道了它是草地,然后输出表格、Symbol 、图或文字,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草地。如果不出图,标注是不需要的,线型颜色也是不需要的,计算机心里有数。

而BIM需要完成的,就是第20级的面向对象化。BIM比GIS简单么,非也,是更加复杂。正常的人类做事情都是先易后难,GIS对于空间世界的面向对象化属于从亚宏观向宏观和微观同时发展,自然是先易后难。然后往微观的每一级前进,伴随的是数量和困难的级数倍激增。到了第20级,也就是BIM需要面临的挑战,可能远远超出了前19级的总量(大家做过地图切片的人都有切身体会)。

最后,扯了这么多,BIM和GIS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试着比喻一下:就是一个基因和一个生物个体的关系。这个基因是一个可以拥有大眼睛、长睫毛的基因,基因很强大,但脱离了生物个体,它可能是控制了一个大美女,也可能是一头小毛驴。因此BIM是一个微观世界的优秀基因,但是离不开GIS的宏观支撑。GIS需要BIM这个优秀基因,省去了化妆,体现天然美;BIM的特征需要在GIS做基础,避免了定位不准,发挥最大价值。让BIMer和 GISer一起努力,打造一个内外兼修的eye-catcher。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gyaoyunyu/p/563960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