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k 驱动 截屏

本文探讨了API Hook技术和图形驱动技术在屏幕截取中的应用,重点比较了两者在效率和适用场景上的差异。API Hook技术虽然能捕获屏幕变化,但存在格式转换和可能截取未变化区域的问题。而驱动技术直接从DIB位图获取数据,减少了时间消耗,更适用于高速变化的屏幕区域。驱动技术为微软推荐的标准化技术,特别适合需要快速截取屏幕数据的场景,如远程桌面和屏幕录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 API Hook技术在实际截屏时,采用API函数实现,截取DDB位图,必须经过一次DDB到DIB的转换;而驱动技术直接从其管理的DIB位图(表面)中将截取区域的图形数据拷贝到应用程序,显著的降低了一次截屏的时间消耗
  计算机屏幕图像的截取在屏幕的录制、计算机远程控制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中都是关键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有多种截屏方法,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快速有效的截取DBI(Device-Independent Bitmap)格式的屏幕图形数据现在商业软件流行的截屏技术主要采取的Api Hook技术,但这种技术一次截屏仍有较大的时间消耗,这样就对运行软件的硬件仍有较多的限制,而且是一种非标准的技术,不为微软公司所推荐 
  1截屏技术 
  1.1使用api hook技术 
  使用api hook技术截屏基于一下的原理;多数屏幕图形的绘制都是通过调用用户态gdi32.dll中的绘图函数实现的,如果利用api hook技术拦截系统中所有对这些函数的调用,就可以得到屏幕图形刷新或变化的区域坐标;然后使用api函数bitblt将刷新或者变化后的屏幕区域的ddb格式的位图拷贝到内存中,接着使用函数getbits将ddb位图转换为dbi位图,最后压缩、存储或者传输 
  这种方案只有捕捉到变化,才进行截屏这样每次截屏都是有效的操作每次(第一次除外)仅截取了栓新或变化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量大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仍然有一下缺点:1实际截屏采用的api函数,截取的是ddb位图,要经过一次格式转换,耗时较大2如果屏幕变化区域矩形的坐标r1、r2、……rn相继到达,为了不是屏幕变化的信息丢失,通常不是逐个截取,而是将矩形坐标合并,这样就可以截取并未变化的区域,不经增加截屏的时间消耗,而且产生冗余数据3该技术不支持directdraw技术,由于应用程序可能使用directdraw驱动程序进行直接操纵显示内存、硬件位块转移,硬件重叠和交换表面等图形操作,而不必进行gdi调用,所以此时api hook技术将失去效用,不能捕捉屏幕变化4api hook技术在屏幕取词,远程控制和多媒体教学中都有实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