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
- 局域网LAN(作用范围一般为几米到几十公里)
- 城域网MAN(介于WAN和LAN之间)
- 广域网WAN(作用范围一般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型
- 环型
- 星型
- 网状
按信息的交换方式分: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报文分组交换
传输介质:
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局域网通常采用单一的传输介质,而城域网和广域网采用多种传输介质
按通信方式分类:
点对点传输网络、广播式传输网络
按网络使用的目的分类:
共享资源网、数据处理网、数据传输网、网络使用目的都不是唯一的。
按服务器方式分类: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对等网
协议:
一个LAN可以由一系列的子网组成,而一个WAN,例如Internet,可以由一些列的自制网络组成。LAN可以只使用以太网,而WAN却可能包括以太网,令牌环网、X25和其他一些网络。通过 网际协议(IP)可以把一个包发送到LAN的不同子网和WAN的不用网络上,唯一的条件就是这些网络所使用的传输物质和TCP/ip兼容,这些选项包括:
以太网、令牌环网、X25、FDDI、ISDN、帧中继、(带有转换的)ATM、网络传输头(例如,以太网)
网络层次可划分为五层因特网协议栈和七层因特网协议栈
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支持网络应用、应用协议仅仅是网络应用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则使用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主要的协议有:http、ftp、Telnet、smtp、pop3等
七层:ISO提出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将网络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分层的好处:如果互联网只由一个协议统筹,那么某一地方出问题,整体都会出现问题,无法使用;分层后,只需替换出现问题的或者需要修改的即可,而且分层后针对具体的设计也变得更为简单
应用层:体系的最高层,应用进程间通信交互的规则
tcp/ip协议族预存了各类通用的应用服务,比如:
ftp:文件传输协议
dns:域名系统协议
http:万维网应用协议
smtp:电子邮件协议
传输层: 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其中包括tcp和udp两种性质不同的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的单位为报文段,提供面向链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udp:传输单位为用户数据报,它是尽最大努力的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可靠性
网络层:又名网络连接层
用来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封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该层规定了通过怎样的路径到达对方计算机并把数据包传给对方
链路层:又名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
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比如控制操作系统,硬件的驱动,网络适配器,光纤等
数据的封装:
用户端发送一个请求,从应用层开始,一直到链路层,每一层都会被打上该层所属的收不信息;反之,接收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时,没经过一层会去掉该层的收不信息,这种做法叫做封装
与http密切相关的协议
IP协议:位于网络层,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而要准确的把数据传送给对方,就需要满足各类条件,其中有2个很重要的条件 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就是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mac地址则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ip和mac地址进行配对
ip间的通信依赖于mac地址,在信息传输中,有时候由于中转太多,因此会采用app协议,这是个用来解析地址的协议,通过ip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mac地址
tcp协议:位于传输层,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传输中为了传输方便,会将大块数据分割成报文段,而tcp协议能确认数据最终是否传送给对方
为了准确传输,传输中采用了三次握手策略
dns协议:负责域名解析,位于应用层,提供域名到IP地址间的解析
通过域名查找IP地址,或者逆向从IP地址反查域名
URL和URI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标识资源的地点,具体指向(门牌号)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用字符串标识某些互联网资源(该门牌号的地方具体有什么资源)
URL是URI的子集
为了理解http,有必要简单介绍下tcp/ip协议族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同样的方法。比如:如何发现通信目标、由谁发起通信、使用什么语言通信、怎么结束通信都需要事先确定,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些规则,这就是协议。协议中存在多种的内容:从电缆的规格到ip地址的选定方法,寻找异地用户的方法,建立通信的顺序,以及web页面显示需要处理的步骤等等
像这样把与互联网相关的协议集合起来统称为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