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tutz 作者, 顾问
2007 年 2 月 09 日
采用 10 个能够提高您的 UNIX® 命令行效率的好习惯——并在此过程中摆脱不良的使用模式。本文循序渐进地指导您学习几项用于命令行操作的技术,这些技术非常好,但是通常被忽略。了解常见错误和克服它们的方法,以便您能够确切了解为何值得采用这些 UNIX 习惯。
当您经常使用某个系统时,往往会陷入某种固定的使用模式。有时,您没有养成以尽可能最好的方式做事的习惯。有时,您的不良习惯甚至会导致出现混乱。纠正此类缺点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有意识地采用抵制这些坏习惯的好习惯。本文提出了 10 个值得采用的 UNIX 命令行习惯——帮助您克服许多常见使用怪癖,并在该过程中提高命令行工作效率的好习惯。下面列出了这 10 个好习惯,之后对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
要采用的十个好习惯为:
1. 在单个命令中创建目录树。
2.更改路径;不要移动存档。
4.谨慎引用变量。
6.在列表中对命令分组。
10.停止对 cat
使用管道。
清单 1 演示了最常见的 UNIX 坏习惯之一:一次定义一个目录树。
~ $ mkdir tmp ~ $ cd tmp ~/tmp $ mkdir a ~/tmp $ cd a ~/tmp/a $ mkdir b ~/tmp/a $ cd b ~/tmp/a/b/ $ mkdir c ~/tmp/a/b/ $ cd c ~/tmp/a/b/c $
使用 mkdir
的 -p
选项并在单个命令中创建所有父目录及其子目录要容易得多。但是即使对于知道此选项的管理员,他们在命令行上创建子目录时也仍然束缚于逐步创建每级子目录。花时间有意识地养成这个好习惯是值得的:
~ $ mkdir -p tmp/a/b/c
您可以使用此选项来创建整个复杂的目录树(在脚本中使用是非常理想的),而不只是创建简单的层次结构。例如:
清单 3. 好习惯 1 的另一个示例:使用一个命令来定义复杂的目录树
~ $ mkdir -p project/{lib/ext,bin,src,doc/{html,info,pdf},demo/stat/a}
过去,单独定义目录的唯一借口是您的 mkdir
实现不支持此选项,但是在大多数系统上不再是这样了。IBM、AIX®、mkdir
、GNU mkdir
和其他遵守单一 UNIX 规范 (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 的系统现在都具有此选项。
对于仍然缺乏该功能的少数系统,您可以使用 mkdirhier
脚本(请参见参考资料),此脚本是执行相同功能的 mkdir
的包装:
~ $ mkdirhier project/{lib/ext,bin,src,doc/{html,info,pdf},demo/stat/a}
另一个不良的使用模式是将 .tar 存档文件移动到某个目录,因为该目录恰好是您希望在其中提取 .tar 文件的目录。其实您根本不需要这样做。您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任何 .tar 存档文件解压缩到任何目录——这就是 -C
选项的用途。在解压缩某个存档文件时,使用 -C
选项来指定要在其中解压缩该文件的目录:
清单 4. 好习惯 2 的示例:使用选项 -C 来解压缩 .tar 存档文件
~ $ tar xvf -C tmp/a/b/c newarc.tar.gz
相对于将存档文件移动到您希望在其中解压缩它的位置,切换到该目录,然后才解压缩它,养成使用 -C
的习惯则更加可取——当存档文件位于其他某个位置时尤其如此。
您可能已经知道,在大多数 Shell 中,您可以在单个命令行上通过在命令之间放置一个分号 (;) 来组合命令。该分号是 Shell 控制操作符,虽然它对于在单个命令行上将离散的命令串联起来很有用,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假设您使用分号来组合两个命令,其中第二个命令的正确执行完全依赖于第一个命令的成功完成。如果第一个命令未按您预期的那样退出,第二个命令仍然会运行——结果会导致失败。相反,应该使用更适当的控制操作符(本文将描述其中的部分操作符)。只要您的 Shell 支持它们,就值得养成使用它们的习惯。
使用 &&
控制操作符来组合两个命令,以便仅当 第一个命令返回零退出状态时才运行第二个命令。换句话说,如果第一个命令运行成功,则第二个命令将运行。如果第一个命令失败,则第二个命令根本就不运行。例如:
~ $ cd tmp/a/b/c && tar xvf ~/archive.tar
在此例中,存档的内容将提取到 ~/tmp/a/b/c 目录中,除非该目录不存在。如果该目录不存在,则 tar
命令不会运行,因此不会提取任何内容。
类似地,||
控制操作符分隔两个命令,并且仅当第一个命令返回非零退出状态时才运行第二个命令。换句话说,如果第一个命令成功,则第二个命令不会运行。如果第一个命令失败,则第二个命令才会 运行。在测试某个给定目录是否存在时,通常使用此操作符,如果该目录不存在,则创建它:
清单 6. 好习惯 3 的另一个示例:将命令与控制操作符组合使用
~ $ cd tmp/a/b/c || mkdir -p tmp/a/b/c
您还可以组合使用本部分中描述的控制操作符。每个操作符都影响最后的命令运行:
清单 7. 好习惯 3 的组合示例:将命令与控制操作符组合使用
~ $ cd tmp/a/b/c || mkdir -p tmp/a/b/c && tar xvf -C tmp/a/b/c ~/archive.tar
始终要谨慎使用 Shell 扩展和变量名称。一般最好将变量调用包括在双引号中,除非您有不这样做的足够理由。类似地,如果您直接在字母数字文本后面使用变量名称,则还要确保将该变量名称包括在方括号 ([]) 中,以使其与周围的文本区分开来。否则,Shell 将把尾随文本解释为变量名称的一部分——并且很可能返回一个空值。清单 8 提供了变量的各种引用和非引用及其影响的示例。
~ $ ls tmp/ a b ~ $ VAR="tmp/*" ~ $ echo $VAR tmp/a tmp/b ~ $ echo "$VAR" tmp/* ~ $ echo $VARa ~ $ echo "$VARa" ~ $ echo "${VAR}a" tmp/*a ~ $ echo ${VAR}a tmp/a ~ $
您或许看到过使用反斜杠 (\) 来将较长的行延续到下一行的代码示例,并且您知道大多数 Shell 都将您通过反斜杠联接的后续行上键入的内容视为单个长行。然而,您可能没有在命令行中像通常那样利用此功能。如果您的终端无法正确处理多行回绕,或者您的命令行比通常小(例如在提示符下有长路经的时候),反斜杠就特别有用。反斜杠对于了解键入的长输入行的含义也非常有用,如以下示例所示:
~ $ cd tmp/a/b/c || \ > mkdir -p tmp/a/b/c && \ > tar xvf -C tmp/a/b/c ~/archive.tar
或者,也可以使用以下配置:
~ $ cd tmp/a/b/c \ > || \ > mkdir -p tmp/a/b/c \ > && \ > tar xvf -C tmp/a/b/c ~/archive.tar
然而,当您将输入行划分到多行上时,Shell 始终将其视为单个连续的行,因为它总是删除所有反斜杠和额外的空格。
注意:在大多数 Shell 中,当您按向上箭头键时,整个多行输入将重绘到单个长输入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