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政治意识--企业信息化

本文探讨了企业信息化的本质及其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如何在保证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开源节流的目标。并提出了项目经理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企业信息化,一个无论是看起来或者是听起来都比较能够吸引人的注意,但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信息化,又能够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企业的本质。企业的本质是一个赚钱的工具,往大点来说,是人类现代生活的一种资源分配方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又有所有者、管理者、职工、政府机关、社会组织等等,也就等于企业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所有者为了赚更多的钱而首先撑起了整体的构架,聘请了管理者及职工,协调了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关系,管理者及职工在付出自身的时间、资源等成本在企业运转的过程做出相对有利于企业的绩效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政府及社会组织等部门也从税费、法律等方面作为其中的干涉者参与到企业运转中,当然其直接作为相对于前三者影响较小。那么这样就非常容易推测出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如何协助企业从开源节流方面去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最大化。

其次,企业利益相关者虽然在宏观层面相对而言是利益共同体,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关注的利益点又是不同的,企业所有者主要关注收入、成本、利润,通俗一点就是能够挣多少钱。管理者及职工主要关注薪酬、福利、工作的舒适度等等,政府及社会组织呢刚更关注税费缴纳情况及遵守法律法规及道德方面。那么也就形成利益博弈的局面,可以说企业运转的过程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及实现方式如何的影响因素的存在。从这方面出发就能够解释出为什么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那么多的问题与挑战。比如实施ERP等信息化软件时需要老板决策及高层直接负责,及为什么又有些部门不配合,职工不积极等迹象。

最后,说白了,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项辅助体系,做好了功在千秋,做差了千夫所指,那么从我们项目经理的职责出发,为了成功实现企业信息化,我们就不得不从利益博弈、职工素质、政治法律、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优的实现途径及方式。可以这么说,企业信息化必须在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具体来讲就必须保证能够股东赚钱、管理者的权力不受侵犯、职工的舒适度得到满足、提高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配合度,只有项目经理具备这样的政治意识才能够说企业信息化有成功的可能性,才能得到企业老板、高层、职工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企业信息化成功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总结上面的分析,虽然分析有些宏观及概念化,但对于信息化的具体工作是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作用:

第一、资源获取。争取得到企业所有者及高层的支持,就有了师出有名的效果,财务预算那更是理由充分了。

第二、构建团队。团队成员选择、角色定位、职责划分、绩效考核等

第三、工作流程。工期划分、实施方式、如何及部门沟通、问题处理方式等等

第四、硬件及软件选型。硬件的配置、网络建设、软件选择考虑因素(功能、用户体验、服务)。

等等,告诫了我们不能只顾埋头于技术钻研,更多在于如何适应企业特有的文化及管理,而且又能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及管理的发展。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ete2011/p/3267018.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