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学习之旅---Activity生命周期(1)--函数的调用顺序

本文深入解析Android SDK中Activity的生命周期,包括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和onDestroy()六个关键方法的详细用途和调用顺序,助您全面掌握Activity管理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图来自Android SDK帮助文档

1、         onCreate():Activity被创建的时候调用(第一次)。操作:设置布局文件,初始化视图,绑定数据文件等

2、         onStart():Activity能被我们看到的时候。

3、         onResume():Activity获得用户的焦点的时候,就是能被用户操作的时候。

4、         onPause()[pause暂停的意思]:Activity暂停。应用程序启动了另一个Activity的时候。例子:来了一个电话,系统启动了电话Activity。在这个函数里要做的就是把Activity的数据保存起来,当接完电话的时候,再把这些数据读出来,把原来的Activity还原出来。

5、         onstop():当第二个Activity把第一个Activity完全遮挡住了的时候。对话框并没有把原来的Activity完全遮挡起来,不会调用。

6、         onDestroy():销毁Activity1)调用了finish()方法。2)系统资源不够用了。


函数调用过程:

启动第一个Activity的时候:

第一次创建onCreate()-->Activity可见了onStart()-->Activity可以操作了onResume()。

 

点击第一个Activity上的按钮通过Intent跳到第二个Activity:

第一个Activity暂停onPause()-->创建第二个ActivityonCreate()-->Activity可见onStart()-->Activity可操作onResume()-->第一个Activity被第二个Activity完全遮盖onStop()(如果调用了finish(),或者系统资源紧缺,则会被销毁onDestory())


 

点击系统返回功能建,从第二个Activity回到第一个Activity 

 

 

第二个Activity暂停onPause()-->第一个Activity重启动OnRestart()(并没有被销毁,如果销毁了则要创建onCreate())-->第一个Activity可见onStart()-->第一个Activity可操作onResume()-->第二个Activity被完全遮盖onStop()(如果调用了finish(),或者系统资源紧缺,则会被销毁onDestory())。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engmiaogen/archive/2012/04/15/2450364.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