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OJ3661】Hungry Rabbit 贪心

本文介绍了一道名为HungryRabbit的问题,通过贪心策略解决兔子王国在特定条件下寻找食物的难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兔子的出勤顺序来降低生疏度。

【BZOJ3661】Hungry Rabbit

Description

可怕的洪水在夏天不期而至,兔子王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饥荒,它们不得不去外面的森林里寻找食物。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兔子王国中有n只兔子,编号为1n。在救济粮到来之前的m天中,每天恰好有k只兔子需要去森林里寻找粮食。森林里居住着可怕的大灰狼,所幸兔子已经摸清了大灰狼捕食习惯,即狼们在每一天只会捕食特定编号的兔子。为了安全起见,兔子们需要保证每次出去觅食的k只兔子都不会被狼捕食。由于每天出去捕食的兔子都不尽相同,它们为每一天定义了一个生疏度pi,即第i天出来寻找食物,但是第i1天却没有出来觅食的兔子个数。规定第1天的生疏度为0.现在兔子们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天的生疏度不能超过L,请为兔子们构造一个合法的方案。

Input

第一行包括四个整数n,m,k和L.
接下来n行,每行一个长度为m的01串。其中第i行第j个字符若为0,则表示狼在第j天会捕食编号为i的兔子,为1则表示不捕食。

Output

m行,每行k个1-n之间互不相同的整数,代表这一天出去寻找食物的兔子编号。如果没有合法方案,则输出一行1即可。

Sample Input

5 4 3 1
1001
1101
1111
1110
0111

Sample Output

2 3 4
2 3 4
3 4 5
2 3 5

HINT

对于 100% 的测试数据,1 <= n;m <= 800; 1 <= k <= n; 1 <= l <= k

题解:一开始以为是个网络流,结果正解居然是贪心。。。

我们先预处理出len[i][j]代表每一天的每只兔子最多能往后连续出去多少天,那么每天我们一定是贪心的选择len最大的出去。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已知第i-1天出去的兔子集合是q,剩下的兔子的集合是p,那么将p按len从大到小排序,将p按len从小到大排序,然后交换p和q的前L个(如果可以的话)。最后判断一下是否可行即可。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queue>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now,K,L;
char str[810][810];
int f[810][810],len[810][810],r1[810],r2[810],vis[810],ans[810][810];
inline int rd()
{
	int ret=0,f=1;	char gc=getchar();
	while(gc<'0'||gc>'9')	{if(gc=='-')f=-f;	gc=getchar();}
	while(gc>='0'&&gc<='9')	ret=ret*10+gc-'0',gc=getchar();
	return ret*f;
}
bool cmp(int a,int b)
{
	return len[now][a]>len[now][b];
}
int main()
{
	scanf("%d%d%d%d",&n,&m,&K,&L);
	int i,j,*p=r1,*q=r2,tp;
	for(i=1;i<=n;i++)	scanf("%s",str[i]+1);
	for(j=m;j;j--)	for(i=1;i<=n;i++)	len[j][i]=(str[i][j]=='0')?0:(len[j+1][i]+1);
	for(j=1;j<=m;j++)
	{
		now=j,tp=0;
		for(i=1;i<=n;i++)	if(len[j][i]&&!vis[i])	p[++tp]=i;
		sort(p+1,p+tp+1,cmp);
		if(j!=1)
		{
			sort(q+1,q+K+1,cmp);
			for(i=1;i<=L&&i<=tp;i++)	if(len[j][p[i]]>len[j][q[K-i+1]])	swap(p[i],q[K-i+1]);
			if(i!=K+1&&!len[j][q[K-i+1]])
			{
				printf("1");
				return 0;
			}
			memset(vis,0,sizeof(vis));
			swap(p,q);
		}
		else
		{
			if(tp<K)
			{
				printf("1");
				return 0;
			}
		}
		for(i=1;i<=K;i++)	vis[p[i]]=1,ans[j][i]=p[i];
		swap(p,q);
	}
	for(j=1;j<=m;j++)	for(i=1;i<=K;i++)	printf("%d%c",ans[j][i],i==K?'\n':' ');
	return 0;
}/*
4 4 3 1
1110
1101
1011
0111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Qzhangyu/p/7515465.html

Ymodem协议是一种在串行通信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机制,起源于早期的Xmodem协议。该协议具备处理大容量数据文件的能力,支持数据校验、文件属性传递以及多文件批量传输。Qt是一个面向C++的跨平台开发框架,适用于构建图形界面程序及后台服务类应用。当结合Qt实现Ymodem协议时,能够开发出适用于多种设备的通信程序,包括桌面系统、嵌入式设备和移动终端。 在Qt中实现Ymodem协议,需要掌握Qt的信号与槽机制、串口通信模块(如QSerialPort)以及线程管理技术。实现过程中通常包含以下主要环节: 1. 连接初始化:在通信双方确认状态后,启动数据传输流程。 2. 数据块传输:协议支持多种数据块大小,如128字节或1024字节。每个数据块需包含数据内容、编号及校验信息。接收端需对数据进行校验以保证完整性。 3. 序列管理与响应机制:通过编号确保数据顺序,发送端在收到确认信号后继续下一块传输。若未收到有效响应,则需重传。 4. 文件元信息传输:在正式传输前,发送方需传递文件名称及大小等信息,以便接收方进行存储准备。 5. 批量传输模式:支持多个文件的连续传输,需在数据中区分不同文件的块。 6. 传输结束机制:通常通过发送空数据块来终止通信过程。 在Qt中实现Ymodem协议的代码,通常需要创建多个类来封装串口通信逻辑及协议处理功能,同时需考虑异常处理和数据恢复策略。代码涉及对QSerialPort的配置、数据流的监控、事件循环的管理等。此外,为提升用户体验,开发人员可能在代码中加入进度显示、传输速率计算等功能。 Qt的跨平台特性使得基于其开发的Ymodem协议实现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可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开发此类程序需要开发者对Ymodem协议有深入了解,并熟悉Qt框架的使用,包括信号机制、多线程及串口通信等技术。高质量的代码实现能够确保协议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Ymodem协议的实现常出现在开源项目中,为开发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技术交流与社区发展。根据文件名“SerialPortYmodem”推测,该文件可能用于处理与串口通信相关的Ymodem逻辑。开发者在使用时应仔细查阅文档,理解各模块功能,以便正确集成和应用。 综上,Qt实现Ymodem协议的开发涉及对协议机制与Qt框架的深入理解,能够构建出满足多种串行通信需求的程序。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