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of、made by、made from、 made in的区别及其用法

本文详细解析了英语中made的相关短语,包括made of、made by、made from和made in的区别及用法。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短语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正确使用。

made ofmade bymade from made in的区别及其用法。

答:

(1) be made of be made from

都表示“由„„制成”,主语为制成品,但前者表示制成成品后,仍可看出原材料是什么,保留原材料的质和形状,制作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后者表示制成的东西完全失去了原材料的外形或特征,或原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在成品中已无法辨认。如:

 The kite is made of paper风筝是用纸做的。

 The paper is made from paper.纸是木头做的。

 utter is made from milk.黄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

(2) be made in

表示某物在某地生产或制造,in后接表示地点的名词;

(3) be made by

表示“由(谁)制造”,by后接动作的执行者。如:

 This TV set is made in Shanghai.这台电视是上海制造的。

 The machine is made by the workers in the factory.这机器是由工厂里的工人们制造的。 

(4) made with "用...制作的/和...一起制作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ftan/p/5142829.html

html,css,js,javascript,按钮 # 灵动波纹按钮:打造富有生命力的交互视觉盛宴 在网页设计中,按钮作为用户交互的核心元素,其视觉表现力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这款“灵动波纹按钮”以独特的动态效果打破传统静态设计的局限,通过CSS动画赋予界面鲜活的生命力。按钮采用柔和的青绿色背景(#00b894)与纯白色文字形成鲜明对比,圆角切割的边缘(20px圆角设计)增添了亲和力,而左下角的直角处理则巧妙平衡了圆润感,塑造出既友好又不失个性的视觉形象。 其核心亮点在于悬停时触发的波浪动画——通过伪元素构建的半透明白色矩形,以45度角为轴进行周期性位移,模拟水波流动的韵律。动画采用1秒为周期的ease-in-out曲线,使波纹运动既有加速的张力又有减速的缓冲,呈现出自然流畅的视觉节奏。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交互反馈的直观性,更通过动态元素吸引用户注意力,引导操作行为。 技术实现上,通过Tailwind CSS实现基础样式布局,结合CSS伪元素与关键帧动画构建动态效果:利用overflow:hidden隐藏超出按钮范围的动画元素,通过transform属性的translate与rotate组合实现斜向位移,rgba颜色模式确保波纹的透明层次感。整体代码结构简洁清晰,将样式与逻辑分离,既保证了视觉效果的精致度,又兼顾了开发维护的便捷性。 此设计适用于各类需要强调交互的场景,无论是表单提交、功能触发还是页面跳转,都能通过这一灵动的波纹效果提升用户操作的愉悦感,让简单的按钮成为界面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在细节处彰显设计的温度与巧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