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rm()函数的使用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alarm()函数在C程序中设置定时器,通过信号SIGALRM在指定秒数后触发进程。文章提供了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重复的定时任务以及如何在信号处理函数中重新设置定时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larm()函数说明

1.引用头文件:#include <unistd.h>;

2.函数标准式:unsigned int alarm(unsigned int seconds);

3.功能与作用:alarm()函数的主要功能是设置信号传送闹钟,即用来设置信号SIGALRM在经过参数seconds秒数后发送给目前的进程。如果未设置信号SIGALARM的处理函数,那么alarm()默认处理终止进程。

4.函数返回值:如果在seconds秒内再次调用了alarm函数设置了新的闹钟,则后面定时器的设置将覆盖前面的设置,即之前设置的秒数被新的闹钟时间取代;当参数seconds为0时,之前设置的定时器闹钟将被取消,并将剩下的时间返回。

alarm()测试1.1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void sig_handler(int num)
{
    printf("receive the signal %d.\n", num);
}
 
int main()
{
    signal(SIGALRM, sig_handler); //SIGALRM是在定时器终止时发送给进程的信号
    alarm(2);
     pause();//pause()函数使该进程暂停让出CPU
    exit(0);
}

  运行结果:两秒钟后输出 

如果我们想程序每2秒都定时一下,这样实现也很简单,我们在处理定时信号的函数中再次定时2秒;实例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void sig_handler(int num)
{
    printf("receive the signal %d.\n", num);
    alarm(2);
}
 
int main()
{
    signal(SIGALRM, sig_handler);
    alarm(2);
    while(1)//做一个死循环,防止主线程提早退出,相等于线程中的join
    {
        pause();
    }
    //pause();//如果没有做一个死循环则只会让出一次cpu然后就还给主线程,主线程一旦运行结束就会退出程序
    exit(0);
}

运行结果:每隔2秒钟就会输出一次。

 

可以看出程序每隔2秒就会收到信号14,也就是SIGALRM信号;并且当处理完该信号之后,直接执行pause()函数下面的语句;说明pause()是可被中断的暂停;

备注:这样就可以使用alarm函数来实现server和client之间的定时通信,比如说我想在一个小时后发送xxx给xxx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uyepeng/p/978891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