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的简单介绍

本文详细对比了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无源晶振作为低成本的选择,适用于大多数电子设备,但需注意其外围电路匹配;有源晶振虽然成本较高,却能提供更稳定的时钟信号,适合对时序要求严格的系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无源晶振

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无源晶振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

晶振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

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无源晶振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

(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使用时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

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晶体。

--->>

单片机的无源晶振(晶体)两旁的电容,是晶体的匹配电容,只有在外部所接电容匹配的条件下,才能近似达到标称频率。

一般情况下是30pF左右。

--------------------------------------------------------------------------------------------------------------------------- >>>

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有源晶振,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

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

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

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

如果要求系统比较稳定,比如MPU CPLD FPGA等则选择有源晶振。

----------------------------------------------------------------------------------------------------------------->>>

有源晶振的接法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

2011052108325848.png

----------------------------------------------------------------------------------------------------------------------->>>

拆解有源晶振

2011052108362838.png

2011052108364615.png

可以看到 有源晶振 = 普通晶振+逻辑电路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hut-xxxy/archive/2011/05/21/205258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