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数据存储
双机数据备份要求:
现代IT技术认为,一个成功系统中数据及作业的重要性已远超过硬件设备本身,在一套完善的系统中对数据的安全及保障有着极高的要求。服务器的故障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设备故障、操作系统故障、软件系统故障等等。一般地讲,在技术人员在现场的情况下,恢复服务器正常可能需要10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从实际经验上看,除非是简单地重启服务器(可能隐患仍然存在),否则往往需要几个小时以上。而如果技术人员不在现场,则恢复服务的时间就更长了。
而对于一些重要系统而言,用户是很难忍受这样长时间的服务中断的。因此,就需要通过双机热备,来避免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保证系统长期、可靠的服务。
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正确的方法是要分析一下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对服务中断的容忍程度,以此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即,你的用户能容忍多长时间恢复服务,如果服务不能恢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特别是IT系统越来越融入业务的时候。
在应用双机热备时,有多种应用模式,典型的包括主从、互备、多点集群三大类:
1、主从模式是最标准、最简单的双机热备,即是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方式。它使用两台服务器,一台作为主服务器(Active),运行应用系统来提供服务。另一台作为备机,安装完全一样的应用系统,但处于待机状态(Standby)。当active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诊测(一般是通过心跳诊断)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
2、双机互备,在双机热备的基础上,两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在两台机器同时运行,但彼此均设为备机,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障服务器的应用接管过来,从而保证了应用的持续性。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双机热备的一种应用。它避免了两个应用使用四台服务器分别实现双机热备。
3、多点集群可以理解为双机热备在技术上的提升。多机服务器可以组成一个集群。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在这些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同时可以灵活地设置接管策略。比如,可以由一台服务器作为其他所有服务器的备机,也可以设置多重的接管关系,等等。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服务器的资源,同时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磁盘阵列备份方式——Ø 两台服务器通过磁盘阵列连接起来,形成备份系统,此方法硬件投资大,价格较贵,但系统易于安装,也相对稳定。
硬件要求
考虑零售企业更新的数据量大,加上每日,每笔交易等记录的数据巨大,这样庞大的数据量对于查询等的数据操作非常消耗系统资源,对硬件有很高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存储:
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备份数据的增长,分散式存储早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备份需要,只要企业存在一天,数据就会增长一天,数据的增长永无止境。企业自身的数据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不仅仅是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更是可以用来分析对决策提供支持。备份被誉为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备份的意义在于恢复,一旦真的出现灾难事件,必须确保以前所备份的数据是可用的。
初期,当数据存储量很大,以及数据的重要性。可以考虑使用DAS(直接连接存储)磁带机做存储备份。DAS只能通过与之连接的主机进行访问。每一个主机管理它本身的文件系统,但不能实现与其他主机共享数据。只能依靠存储设备本身为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
当业务壮大以及IT应用更加广泛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网络附加存储(NAS)通过文件系统的集中化管理能够实现网络文件的访问。用户能够共享文件系统并查看共享的数据。专业化的文件服务器与存储技术相结合,为网络访问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并且走的是TCP/IP 比SAN(存储区域网络)的FC(光纤)价格便宜,NAS的性能/价格比较好,适合中小企业的中央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