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克隆及序列化

本文探讨了Java中克隆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错误克隆、浅克隆和深克隆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序列化实现深克隆。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克隆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实际编程中,会遇到需要使用克隆技术的情况,比如,要获得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象,与其使用new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再对各个域赋值,不如直接克隆现有对象。该技术的应用场合并不多见,下面来看看克隆的几种情况。

错误克隆:
1.使用 “=”操作对象
  原因:运用“=”操作对象,只是修改对象的引用,这时的两个变量指向一个对象

2.使用“==”比较对象
  原因:运用“==”比较对象,只是去判断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一致,而不是去判断两个对象的域是否一致

浅克隆:
使用clone()方法,该方法的声明如下: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在默认情况下,该方法实现了浅克隆功能。为了支持可变的引用类型,需要再重写该方法时,将引用类型也进行克隆。这需要引用类型也重写该方法,提供该克隆功能的类需要实现Cloneable接口,否则使用clone()方法时会抛出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深克隆与序列化:
1.对于深克隆而言,如果类有很多引用类型的域,那么重写clone()方法依次复制各个域也很麻烦。如果引用类型的域也是由引用类型组成的,则应该考虑使用序列化的方式实现深克隆。

2.序列化可以将任意对象写入流中,根据流的类型不同,可以将对象写入到文件中,也可以将对象写入到字节数组中。克隆对象时一般不需要先进行保存,因此将使用字节数组。在写入完成后,再将其读出就可以实现克隆了。使用序列化可以不用考虑引用类型的域,编写clone()方法相对简单,但要求引用类型也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使用序列化实现克隆的注意事项:
(1)对于任何一个序列化的对象,都要求其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2)如果该类的域中有引用类型,则要求该引用类型也实现Serializable接口,依此类推。
(3)序列化方式实现克隆会比直接克隆各个引用类型域慢


选择适当的克隆方式:
如果类的各个域是基本类型或不可变类型,则可以使用浅克隆,否则使用深克隆。如果类的域比较复杂,可以使用序列化的方式实现,否则应该使用复制域的方式实现深克隆。

posted on 2016-08-07 16:59 寒瞿 阅读( ...) 评论( ...) 编辑 收藏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ynnray/p/5746631.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