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于苦闷良久,最近也在学习心理学,于是困惑之时便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处简单了做了心理咨询,感受颇多。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当我们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价值观不同时,我们应该去接受他人的价值观,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制加到他人身上。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希望从政,有人希望经商,有人希望简简单单地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踏实度过余生,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没有对与错。宽以待人,更是尊重他人。
哲学家狄德罗说:“完美往往是美最大的敌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大家都只不过是凡人,对于他人的不足或缺点,我们应该在客观上理解和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缺点,才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 当然,在看到他人的缺点之前,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在包容他人的不足之前,要包容自己的不足。 《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篇》有云:“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即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大多数时候是喜欢独处的。 因为独处往往可以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沉淀,从中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满足。也许我有些内向,也许这世界更偏爱于外向的人,但是我觉得内向外向并无好与不好之分,同样,朋友也不在于多,毕竟太多的社交都是无意义的,只要有几个不错的朋友就好,也许一生只有几个,但和其他人也是需要维护表面上的友好关系的,朋友是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宽慰。
不要因为一件事情去否定一个人。 柴静在《看见》中说: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对于每一个人,身上一定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我们不仅仅需要看到缺点、也要看到优点。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些人做了一些不恰当的事,就完全否定这个人,这是不合适的,只要没有触犯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都是可以接受的。 结交朋友,并不一定需要和这个朋友朝夕相处,但是可以去发现一些共同点,在某些事情和时间去相处。比如有些人适合一起吃饭聊天、有些人适合谈心解忧、有些人适合一起打打球跑跑步、有些人适合互相调侃吹嘘,这些都是极好的,因为找到一个和自己价值观完全相符的人很难。
管住自己的嘴。 有些人可以说有些话,有些人不适合说某些话。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很重要。
多做。 多去主动的交你认为值得交的朋友,有人说过,你身边的朋友是怎么样的人,你其实也就是怎么样的人。 所以,交一些你欣赏的人,总是没有坏处的。 而这一切也都基于你的实践,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也都是虚的,just do it往往是最好的方式。
不要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不能做出更伟大的事情,而是基于目前来说,目前不要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但是以后你想做什么、实现什么,是现在可以努力、改变的,根据当前所处的状态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
心理学的书籍是可以读的,只要不把各种问题粗暴的套在自己身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