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管理(一)——Linux系统的设备和分区管理

本文深入探讨Linux系统中设备的命名、识别及挂载方式,解析fdisk、blkid等命令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mbr和gpt分区表进行硬盘分区。涵盖设备挂载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如进程冲突导致的挂载失败处理。

1.设备名称的理解

/dev/sda1? sata硬盘,a1表示第一块硬盘中的第一个分区

/dev/cdrom 光驱

/dev/mapper/*? 系统中的虚拟设备

2、发现系统中的设备

? fdisk -l 查看系统中真实存在的设备

?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系统中被系统识别的设备

3、blkid 查看真实存在且可用的设备


4、查看挂载的设备

?df -h ## 1024 三者的关系为:

 

1.u盘插入电脑中为/dev/sdb1

umount /dev/sdb1

mount /dev/sdb1 /mnt/

cd /mnt/?


执行 umount /dev/sdb1? 取消挂载失败,有进程在执行

一般原因是因为当前路径在此挂载点,或者此目录下有进程


? 打开另一个shell

fuser -kvm 找到那个进程并且杀死,再执行umount /dev/sdb1 则可成功


设备的挂载方式:

mount -o ro /dev/sdb1 /mnt/ ##只读

执行mount查看挂载方式


mount -o remount,rw /dev/sdb1 ##更改为读写

查看挂载方式:

1、mbr主引导分区446个字节 ?
2、mtp主分区表64个字节
3、硬盘的有效性标示“55aa”占用2字节
4、一个主分区占用16个字节记录分区信息
5、一块硬盘上如果用mbr的分区方式最多可以存在4个主分区
6、主分区 主分区表记录主分区
7、拓展分区 主分区表记录拓展分区
8、逻辑分区 拓展分区记录逻辑分区

分区的划分:

fdisk -l? 查找当前可用于分区的设备

fdisk /dev/vdb ##进入划分区

对常用的命令解释如下:

新建一个分区:

?partprobe ?##同步分区表

cat /proc/partitions ? ? ?##查看系统识别的分区信息

mkfs.xfs? /dev/vdb1 ? ? ?##格式化设备,在设备上安装文件系统xfs

设定分区方式为gpt

parted /dev/vdb? ##对所要改变分区方式的位置进行操作

fdisk -l 查看分区信息 ,更改成功~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gyanran/p/9928941.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