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第一章整理

本文深入解析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机器语言的一串二进制数字到CPU如何解读并执行这些指令,再到汇编语言的诞生及其核心——汇编指令。文章进一步解释了存储器的概念,包括其如何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单元,以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如何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此外,文中还介绍了不同类型存储器芯片的区别。

1.1 机器语言

    电子计算机的机器指令是一列二进制数字。计算机将之转化为一系列高低电平,以使计算机的电子器件受到驱动,进行运算。现在用cpu来实现该功能。

1.2 汇编语言的产生

    寄存器,是cpu中可以存储数据的器件,一个cpu中可以有多个寄存器。

    汇编语言的核心是汇编指令,它决定了汇编语言的特性。

1.3 存储器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要想让cpu运行,必须向它提供指令和数据,指令和数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存。但在内存中,指令和数据没什么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1.4 存储单元

    存储器被划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从0开始顺序编号。

    计算机的最小信息单位是bit,也就是一个二进制位。一个字节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1.5 CPU对存储器的读写

    计算机中连接CPU和其他芯片的导线,被称为总线,根据传送信息的不同,总线从逻辑上分为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1.6地址总线

    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宽度为n,这样的CPU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一个8位二进制数据。16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两个字节。

1.7 控制总线

    有多少根控制总线,就意味着CPU提供了对外部器件的多少种控制。所以,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

1.8 各类存储器芯片

    从读写属性上可以分为:随即存储器,只读存储器。

    存储器从功能和连接上又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装有BIOS的ROM,接口卡上的ROM。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gyan369/p/976134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