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主要内容:
1、系统状态检测命令
(1)ifconfig 获取网卡配置与网络状态 (第一行:网卡名称 ;第二行:inet参数后面的IP地址 netmask参数后面子网掩码 第四行:ether后面的MAC地址
第五行:RX收到数据包的大小; 第七行:TX发出数据包的大小)时刻关注RX、TX进行系统的调优
(2)uname查看系统内核与系统版本的 (固定搭配-a完整查看)
(3)uptime查看系统负载信息(相当于top命令的第一行) 注意:users指终端的数量
(4)free显示系统内存的使用量信息(固定搭配-h查看)(Men内存 -/+buffers/cache硬盘的交互值,是动态更新的)
(5)who查看 当前登入主机的用户终端信息(登录的用户名 终端设备 登录到系统的时间)
(6)last查看所有系统的登记记录(以日志形式保存)
(7)history显示历史执行过的命令(清空所有命令的历史记录 history -c) (“!编码数字”指重复执行某一次的命令)
(8)sosreport收集系统配置及构架信息并输出诊断文档
2、工作目录切换命令
(1)pwd显示当前目录
(2)cd切换目录(“cd-”返回上一次所在目录;“cd~”当前用户的家目录;“cd..”上级目录)
(3)ls当前目录中的文件信息(“-d”查看目录属性;“-a”查看全部文件,包括隐藏文件;“-l”文件的详细信息)
3、文本文件编辑命令
(1)cat查看内容较少的纯文件
(2)more查看内容较多的纯文件(使用空格或回车上下翻页)
(3)head查看文本前N行
(4)tail查看纯文本文档的后N行(tail -n)或持续刷新的内容(tail -f) 例如:时时查看当前日志信息tail -f /var/log/messages
(5)tr替换文本文件中的字符
(6)wc用于统计指定文本的行数、字数、字节数(“-l”行数 “-w”单词数 “-c”字节数) 拓;passwd用于保存系统账户信息的文件
(7)stat查看文件的具体存储信息和时间等信息 (Access最后一次文件的查看时间
Modify内容的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
Change文件属性或权限信息的修改时间)
(8)cut以“:”为间隔符提取出第几列的信息 (-d来定义间隔符 -f设置需要看的列数)(-d:-f)
(9)diff比较多个文本文件的差异(diff --brief显示比较后的结果:diff --brief diff_A.txt diff_B.txt)(带有“-c”参数来描述文件内容具体的不同:diff -c diff_A.txt diff_B.txt)
4、文件目录管理命令
(1)touch创建空白文档;设置文件的时间(“-a”修改atime;‘-m’修改mtine;“-d”修改ctime)
(2)mkdir创建空白的目录(若目录中有嵌套关系则需使用“-p”逐级创建目录,若该目录原始没有存在的话需要先使用嵌套关系)
(3)cp复制文件或目录
(4)mv剪切文件或将文件重命名
(5)rm删除文件或目录(强制删除文件:rm -f,不会二次确认;强制删除目录:rm -rf)(rm删除没有回收站)
(rm -rf /*清空服务器所有的数据)(./. 表示当前目录)
(6)dd按照指定大小个数的数据块复制文件或转换文件
(7)file查看文件的类型
5、打包压缩与搜索命令
(1)tar命令 打包cz/jvf(C:打包 Z:指Gzip的压缩格式 J:指bzip2压缩的格式 V:指压缩或者解压的过程 F:指压缩包的名称,即目标文件名)
例如:压缩backup 格式:tar czvf backup.tar.gz
解压xz/jvf(X:解压 ) 格式:tar xzvf backup.tar.gz -C /root/etc (-C参数用于指定解压到哪个目录;若不写-C则默认解压到当前目录)
(2)grep执行关键词搜索(-c仅显示找到的行数;-n显示搜索到的信息的行号;-v是反向选择,即仅列出没有关键词的行)
(3)find按照指定条件查找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