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小镇上的日记(6)

12月4日,星期日

  今天和昨天,是贡献给织里的第一双休。

  从小金的表情中能读出,他对我昨天的“公然”反对非常窝火,但实在没有理由反驳。他今天晨会后,先去了振兴社区,与我商讨关于辅料生产户的征税问题,我记得这是第一次认真听取我的意见。

 

  他带我和小马去见了区人大主任老王,让我们向他汇报了对振兴社区辅料生产户的调查情况和自己的具体建议,我把前天会议上说的理由再重申了一遍。老王表示不同意,认为辅料户不征税了,童装户那头要不平衡。他显然不理解我的意思。不过老王建议我们与国税吴兴分局碰个头,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下午去了镇政府会议室,与国税吴兴分局的赵局长和章局长交流了看法。我又说明了一点,如果说按四个月去计算税款,等于全年是不到起征点的,用这么低的额定税额去征收是不严肃的事情,不如不征。不征依据和理由足充足,征的理由和依据反而不足。吴兴分局的意见是尊重镇里的意见。言下之意,嫌我多事了。他们只是强调一点,就是起征点的界限一定要坚持住。看来他们不愿意更多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不会不清楚,委托征收并非一托了之,同时还有指导和监督的职责,执法主体还是吴兴分局的,如果织`里镇政府在这次征收中出了乱子吴兴分局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一味躲避,着是一种驼鸟心态。

  到最后,我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辅料户基本不征,当作不到起征点,对极少数大户征收。我把4个月的标准倒回去测算了一下,绣花机起征点应该是44个头,这样整个振兴社区只有5 、6户应该缴税的。这样应该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可是镇人大主任老王还是不同意。

   这对谁都有利的事为什么不同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注明一下,一般的绣花机,一台就有一字排开的12机头,机器开动时12个机头同时绣同一个图案的花。就样二台就是24个机头,所谓15个机头或者44个机头,都是理论上的,实际上不可能有15个机头或44个机头的机器,实际上都是12的倍数,二台就是24个机头,三台就是36个机头,四台就是48个机头。机器越多生产能力就越大,相应承担的税收也应该越多,但是没考虑经营情况的差别)

   通过今天的事可见他们脑子里想的,与我脑子想的完全不是一码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zy5901/archive/2012/01/06/5871514.html

一、数据采集层:多源人脸数据获取 该层负责从不同设备 / 渠道采集人脸原始数据,为后续模型训练与识别提供基础样本,核心功能包括: 1. 多设备适配采集 实时摄像头采集: 调用计算机内置摄像头(或外接 USB 摄像头),通过OpenCV的VideoCapture接口实时捕获视频流,支持手动触发 “拍照”(按指定快捷键如Space)或自动定时采集(如每 2 秒采集 1 张),采集时自动框选人脸区域(通过Haar级联分类器初步定位),确保样本聚焦人脸。 支持采集参数配置:可设置采集分辨率(如 640×480、1280×720)、图像格式(JPG/PNG)、单用户采集数量(如默认采集 20 张,确保样本多样性),采集过程中实时显示 “已采集数量 / 目标数量”,避免样本不足。 本地图像 / 视频导入: 支持批量导入本地人脸图像文件(支持 JPG、PNG、BMP 格式),自动过滤非图像文件;导入视频文件(MP4、AVI 格式)时,可按 “固定帧间隔”(如每 10 帧提取 1 张图像)或 “手动选择帧” 提取人脸样本,适用于无实时摄像头场景。 数据集对接: 支持接入公开人脸数据集(如 LFW、ORL),通过预设脚本自动读取数据集目录结构(按 “用户 ID - 样本图像” 分类),快速构建训练样本库,无需手动采集,降低系统开发与测试成本。 2. 采集过程辅助功能 人脸有效性校验:采集时通过OpenCV的Haar级联分类器(或MTCNN轻量级模型)实时检测图像中是否包含人脸,若未检测到人脸(如遮挡、侧脸角度过大),则弹窗提示 “未识别到人脸,请调整姿态”,避免无效样本存入。 样本标签管理:采集时需为每个样本绑定 “用户标签”(如姓名、ID 号),支持手动输入标签或从 Excel 名单批量导入标签(按 “标签 - 采集数量” 对应),采集完成后自动按 “标签 - 序号” 命名文件(如 “张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