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教学方式有些“激进”,我觉得西方的教学方式都没有老师这么大胆:
1. 我们学生不适应、不接受、不吸收(这真的是我问了好多同学、真实存在的、部分学生的想法)
2.下半学期,老师的教学方式太过自由,过程看似很严,实则很松散:
一是,很容易造成班级编程水平的两极分化;
二是,这样对一些学生来说确实是不利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
(这是一种无奈,学生没资格要求老师当“保姆”,可中国的大学生确实还是小孩子,
我觉得,以后不努力、不认真的同学回忆大学这段时光,他们应该会后悔的);
二 . 大二一学期下来,前两节课,有时候甚至是4节课,一直在听老师”喊“着嗓子讲课,虽然课堂真心很活跃,
但是!!就是觉得很不舒服,感觉这是老师自导自演的幽默舞台剧,老师负责演,我们负责笑。
老师时常给我们讲一些公司的事,太过于现实,听着就压力山大,您让我坚定了考研的想法。
三 . 对了,我觉得有老师的具体指导是很重要的,毕竟汲取前辈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
前辈们往往会给我们一种榜样的力量,这种精神上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巨大”,
尤其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就像我们大创项目的指导老师佟章宽佟老师,他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他和您的教学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他更注重学生“职场行为细节”的培养(我觉得这才是干货),
他会要求我们以邮箱的方式发送文件,严格要求我们写文档、发报告的格式。。。。
(无奈的是,我们软工的师资力量相较于其他系,确实是比较薄弱。想要像计科那样实现小组辅导确实困难)
PS.2.
你可以让编程好的同学上台分享他们的编程经历,最好是他们站在讲台上,我们对他们进行提问,
问了之后,我们这些编程比较弱的才会发现,他们不单单是天生脑子好,更多的是他们的努力是我们看不到的,
编程不是想想那么简单,还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同辈对我们的影响会更深一些,
就比如黄珺瑜每次都让人惊叹的界面设计(很多人都说他套的模板,我们女生这边还说:套模板能套这么漂亮也够厉害的了,
可事实是,界面都是人家自己写的),还有洪鼎淇很棒的小插件组合,潘攀达编程、学习为啥这么好,整天还乐呵呵的。。。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同学我没关注到,咱们三个班的人我确实很多都不认识)
PS.3.
我觉得老师可以在咱们系,就是17级,办一个茶话会,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很平等的,分享自己的东西,
相互之间可以更拉近关系,茶话会真的可以多办几次,因为我们软工的同学相较于其他系,是真的相当团结的了,
以后会有很多在一起组队的机会,无论做什么,大家一个系就是一家人,其实我大二确实也经历的不少的事情,
团结感情方面,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其实我发现,我们大部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联系还是不够密切,
可能真的是那种理工科老师碰上理工科学生----生冷;
PS.4.
老师,实现百年软工,强硬的管理手段很重要,人与人之前的感情也挺重要的。
一方面是, 每这一届学生和下一届学生的感情:你让他们来看软件,他们大部分人是真的只是来看软件了,
真的不知道抓住宝贵机会,拿到好作品的学长的联系方式,多和他们联系(我的意思是,很多事情,可能需要您提点一下下)。
另一方面是,老师和每一届学生的感情(学生都很喜欢你,但是和其他老师就没那么熟,这种东西您也没办法),
确实也需要学生主动,老师有时也挺无奈。
PS.5.
老师,以上,是我站在自己的角度的想法,有的想法肯定是“肤浅”的、“偏执”的,我的想法在不同的环境下也是会改变的,
这些想法也可能只是我自己这么觉得,希望老师谅解。
PS.6.
老师,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们社团就是这个样子滴)老师很辛苦,我们学生真心都知道,希望老师永远“斗战胜佛”。
PS.7.
老师,能把每次活动的照片传到你的空间相册吗?我们也可以随时翻,看当做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