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公网可用的FTP列表

ftp://anonymous@ftp.gnu.org/
ftp://anonymous@mirrors.kernel.org/
ftp://anonymous@open-source-box.org/
ftp://anonymous@gnu.mirror.iweb.com/
ftp://anonymous@ftp.pangeia.com.br/
ftp://anonymous@cddis.gsfc.nasa.gov/
ftp://anonymous@ftp.debian.org/
ftp://anonymous@ftp.ubuntu.com/
ftp://anonymous@ftp.idsoftware.com/

 

 

未完待续,发现新的后会第一时间补上,本列表可用于测试FTP客户端等用途。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unixart/p/6793763.html

<think>我们正在讨论NAT相关概念,用户希望了解NAT类型、NAT穿透、NATALG的作用、转发规则以及FTPALG。我们将根据引用[1]和[2]提供的信息,并结合NAT的一般知识进行回答。注意引用[1]介绍了NAT的基本概念(不限于私网与公网转换),引用[2]提到了对称型NAT(NAT4)的特点。回答结构如下:1.NAT类型及工作原理2.NAT穿透机制3.NATALG的概念与作用4.转发规则的基本功能5.FTPALG的工作机制注意:引用内容有限,我们会结合通用知识补充,并在适用处标注引用。</think>### NAT网络地址转换详解 #### 1. **NAT类型及工作原理**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将内部网络地址转换为外部可路由地址的技术,主要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根据映射方式分为四种核心类型: | NAT类型 | 映射规则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完全锥型NAT** | 内网设备固定映射唯一公网IP:端口,**任何外部主机**均可访问该映射 | 无访问限制 | 普通家庭路由器 | | **受限锥型NAT** | 仅允许**特定IP**(需内网设备先发起连接)访问映射端口 | 中等安全性 | 企业基础网络 | | **端口受限锥型** | 仅允许**特定IP:端口组合**访问映射端口 | 较高安全性 | 安全敏感环境 | | **对称型NAT** | 同一内网设备访问不同外网目标时,分配**不同的映射端口**[^2] | 严格限制P2P | 高安全网络(如NAT4) | **工作原理**: 1. **出站转换**:当内网主机(192.168.1.10:5000)访问公网服务器时: - NAT设备创建映射表:`192.168.1.10:5000 → 公网IP:62000` - 修改数据包源地址为公网IP:62000 2. **入站响应**:公网服务器返回数据到公网IP:62000时: - NAT根据映射表将目标地址还原为192.168.1.10:5000 - 数据包转发至内网主机 > 关键点:NAT转换不限于私网/公网地址(如运营商级NAT转换公网地址)[^1] --- #### 2. **NAT穿透机制详解** NAT穿透(NAT Traversal)解决对称型NAT等严格类型导致的P2P通信障碍,主要技术: - **STUN(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 - 设备通过公网STUN服务器获取自身NAT后的公网IP:端口 - 适用于锥型NAT,对称型NAT需结合TURN - **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s around NAT)**: - 当直接P2P失败时,通过中继服务器转发数据 - 牺牲性能保证连通性,如WebRTC备用方案 - **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 综合STUN/TURN,优先尝试直连,失败则降级到中继 - 流程:收集候选地址 → 优先级排序 → 连通性检查 - **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 ```mermaid graph LR A[主机A] -->|1. 向服务器注册| S(STUN服务器) B[主机B] -->|2. 向服务器注册| S S -->|3. 交换A/B公网地址| A S -->|4. 交换A/B公网地址| B A -->|5. 发送探测包到B的公网地址| B B -->|6. 发送探测包到A的公网地址| A ``` 对称型NAT因端口动态变化导致打洞失败[^2],需依赖TURN中继。 --- #### 3. **NAT ALG的概念与作用** **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是嵌入在NAT设备中的应用层协议解析器,解决特定协议的NAT兼容性问题。 **核心作用**: - **协议适配**:识别应用层协议(如FTP/SIP),动态修改载荷中的IP/端口信息 - **状态跟踪**:维护应用会话状态(如FTP的数据通道协商) - **规避协议破坏**:防止NAT转换导致控制信令与数据通道不匹配 **工作流程**: 1. 拦截FTP/SIP等协议的控制流量 2. 解析`PORT`/`PASV`等指令中的内网地址 3. 将其替换为NAT公网地址并更新端口映射 4. 放行修改后的数据包 > 例如:FTP客户端发送`PORT 192,168,1,10,15,200`(即192.168.1.10:4000)时,ALG将其改为公网IP和映射端口。 --- #### 4. **转发规则的基本功能** 转发规则是NAT设备的核心策略引擎,定义地址转换逻辑: - **静态NAT(1:1映射)**: - 内网IP固定映射到公网IP,双向可访问 - 公式:$ \text{公网IP} = f(\text{内网IP}) $ - **动态NAT(N:1映射)**: - 内网IP共享公网IP池,按需分配临时映射 - 映射表项:`内网IP:端口 → 公网IP:端口` - **端口转发(Port Forwarding)**: - 将公网IP的特定端口永久映射到内网服务器 - 例如:公网IP:80 → 内网Web服务器(192.168.1.100:80) - **策略路由**: - 基于源IP/协议类型选择不同NAT规则 - 如视频流量优先映射到高带宽线路 --- #### 5. **FTP ALG的工作机制** FTP协议因使用**双通道**(控制通道+数据通道)需特殊处理: **问题场景**: - 客户端通过控制通道发送`PASV`指令,携带**内网IP和端口** - 服务器尝试连接该内网地址导致失败 **FTP ALG解决方案**: 1. **指令劫持**: - 拦截控制通道的`PORT`/`PASV`指令 - 示例:修改`PASV 192,168,1,10,20,30`为`PASV 公网IP,高字节端口,低字节端口` 2. **动态端口映射**: - 为数据通道临时分配公网端口$ P_{\text{public}} $ - 建立映射:$ (内网IP, P_{\text{private}}) \leftrightarrow (公网IP, P_{\text{public}}) $ 3. **连接跟踪**: - 关联控制通道与数据通道会话 - 数据通道空闲超时后自动释放映射 > 若不启用FTP ALG,需客户端使用**被动模式(PASV)** 并配置IP地址伪装[^1]。 --- ### 总结 NAT技术通过地址转换解决IP短缺问题,但引入P2P通信障碍(对称型NAT)和协议兼容性问题。NAT穿透技术(STUN/TURN/ICE)和ALG(如FTP ALG)是关键的解决方案,而转发规则提供灵活的地址映射策略。理解这些机制对网络设计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