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fetch

fetch的使用

fetch是一个发起异步请求的新api, 在浏览器(有些不支持)中可以直接使用。

Promise fetch(url, init)

fetch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请求路径,第二个参数是可选的。

fetch函数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对象。

一个简单使用的例子:

let url = "http://localhost:8080/user/list";
fetch(url)
    .then(response => {
        // 检查是否正常返回
        if(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status < 300) {
            // 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对象, 值就是后端返回的数据, 调用then()可以接收
            return response.json();
        }
        const err = new Error(response.statusText);
        err.response = response;
        throw err;
    })
    .then(data => {
        // 后端返回的JSON数据
        console.log(data)
     })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因为fetch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对象, 因此可以链式调用then、catch等函数。

第一次调用then()拿到的只是一个Response对象,这个对象里面有一系列属性,以及方法。

具体可以参考: Response API

这里主要说说status、statusText、ok、body这几个属性

status: 就是服务器返回的状态码(200、400、500)

statusText: 与status对应的文本显示

ok: 一个bool类型的值, 如果成功(状态码是200-299之间)返回就是true, 否则就是false

body: 响应的数据, 无法直接读取,需要使用response.json()、response.text()等方法解析。

通常后端返会的都是JSON数据, 一般使用response.json()即可。response.json()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

对象,接着再调用then()就能获取到后端返回的数据了。

注: 使用fetch发起异步请求时,只有当网络等原因fetch返回的promise才会变成reject状态,而一般的

错误诸如404、500等还是会变成resolve状态, 因此需要再第一个then函数里面检查是否是成功的返回。

可以 检查状态码或者ok属性是否为true。

fetch的第二个参数init

这个参数是可选的, 如果不传这个参数,那么fetch默认使用get方式发起异步请求。

init是一个对象,格式可以参考: fetch API 下面主要列举几个常用的属性。

method: 请求方式(get、post、put等)

headers: 请求头信息

body: 请求参数,对get方式的请求无效,因为get方式请求的参数在url上 。body的格式与headers设置的

Content-Type参数对应。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那么body是一个JSON格式。

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单默认的形式就是这个),那么body就是一个键值

对形式,诸如: username=wangtao&password=123456这样。

Content-Type可以不设置,会根据body格式自动设置Content-Type的值

mode: 请求的模式,与跨域有关系。有cors、no-cors、same-origin 3个值

cors即使用跨域资源共享这种方式实现跨域,需要服务端支持。这种方式不支持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no-cors也是可以跨域的,但是拿不到返回的值。

same-origin不支持跨域。

与generator函数结合

在redux-saga中使用往往都是通过使用generator函数结合实现异步调用。

function request(url) {
    return fetch(url)
        .then(response => {
            if(response.ok) {
                return response.json();
            }
            const err = new Error(response.statusText);
            err.response = response;
            throw err;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rr => ({err}));
}
// 非常像resux-saga处理异步请求的写法
function* asyncFetch() {
    const {result, err} = yield request("http://127.0.0.1/user/list")
    if(result) {
        // 执行逻辑, 展示数据
        console.log(result)
    } else if(err) {
        //处理错误
    }
}

//调用asyncFetch(redux-saga自己调用, 不用手写)
const g = asyncFetch();
let next = g.next();
if(!next.done) {
    next.value.then(data => {
        g.next(data)
    })
}

上述代码主要用来理解redux-saga处理异步请求的写法,只是一个雏形。

总结

使用fetch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 服务端返回错误的状态码,fetch返回的promise也是resolve的,因此需要加判断。

  • 如果请求方式是get,fetch的第二参数的body属性无效。

  • 如果跨域需要指定第二个参数的mode=cors,需要后端支持(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此种方式不支持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t20/p/9865965.html

### 使用 LangGraph 实现聊天记录功能 为了使基于 LangGraph 的应用程序具备聊天记录功能,需利用其持久化特性和特定节点设计来存储并检索用户的交互数据。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体验——比如让虚拟角色记得之前与用户的对话内容[^3],还能提升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 设计思路 - **初始化配置**:首先确保已正确安装 `langgraph` 库,可通过命令 `pip install -U langgraph` 完成环境准备。 - **创建记忆节点**:定义专门用于管理会话历史的记忆节点,在此节点内编写逻辑以决定何时以及怎样保存聊天上下文信息到数据库或其他形式的长期储存介质中。 - **读取过往交流**:当接收到新消息时,先查询是否存在该用户的历史记录;如果存在,则加载这些旧有对话作为当前互动的一部分背景资料提供给后续处理环节参考。 - **更新状态机**:调整原有工作流中的决策路径,使之能够在适当时候调用上述提到的记忆模块,从而实现对过去事件的有效回忆和运用。 ```python from langgraph import Graph, Node class ChatHistoryNode(Node): """自定义节点类,负责处理聊天记录""" def process(self, input_data): user_id = input_data.get('user_id') # 假设有一个函数可以从外部源获取指定ID对应的历史聊天记录 history = fetch_chat_history(user_id) output = { 'message': "Welcome back! Here's what we talked about last time...", 'history': history, **input_data # 将原始输入也传递下去 } return super().process(output) def create_conversation_graph(): graph = Graph() start_node = StartNode() # 开始节点 chat_hist_node = ChatHistoryNode(name="Remember") # 记忆节点实例化 # 构建连接关系... start_node.connect(chat_hist_node) return graph if __name__ == "__main__": conversation_flow = create_conversation_graph() result = conversation_flow.run({'user_id': 'some_user'}) ``` 这段代码片段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其中包含了如何通过继承 `Node` 类来自定义一个名为 `ChatHistoryNode` 的组件,它可以在每次启动新的交谈回合前尝试找回与此用户有关的一切先前讨论过的主题,并将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