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E论文解读及代码实现

本文介绍了变分自编码器(VAEs)在无监督学习中的应用,特别是其作为复杂分布建模工具的能力。VAEs通过结合自动编码器和概率模型,能生成各种复杂数据。文章详细探讨了VAE的自动编码器结构,其中P(X|Z)是一个高斯分布,并讨论了如何通过KL散度优化模型。此外,还涵盖了VAE的代码实现,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在MNIST数据集上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Introduction

Variational Autoencoders (VAEs) 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复杂分布的方法,VAEs已经显示出产生多种复杂数据的潜力,包括手写数字,面部,门牌号码,CIFAR图像,场景的物理模型和分割以及从静态图像预测未来。
生成模型是机器学习一个很广泛的领域,求高维空间的X的分布P(x),比如,图像就是一种可以创建生成模型的数据类型,每一幅图像都有成千上万的维度(元素),成模型的工作是以某种方式捕获像素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附近的像素具有相似的颜色并将其组织为对象。

2.VAE AutoEncoder

P ( X ∣ Z ) P(X|Z) P(XZ)是一个isotropic Gaussian,即 P ( X ∣ Z ) P(X|Z) P(XZ)~ N ( f ( Z ; θ ) , σ 2 I ) N(f(Z;θ),σ^2I) N(f(Z;θ),σ2I) I I I为单位矩阵, f ( z ; θ ) f(z;\theta) f(z;θ)为均值, σ 2 I \sigma^2I σ2I为协方差矩阵。 − l o g P ( X ∣ Z ) -logP(X|Z) logP(XZ)和f(Z)与X的欧式距离的平法成比例, − l o g 1 2 ∗ π -log \frac{1}{\sqrt2*\pi} log2 π1为一常数不影响概率比较,证明公式如下:
− l o g P ( X ∣ Z ) = − ∑ i = 1 n l o g ( P ( X i ∣ Z ) = ∑ i = 1 n − l o g 1 2 ∗ π + ( X ( 1 ) − f ( Z ) ( i ) ) 2 2 δ 2 -logP(X|Z)=-\sum_{i=1}^n log(P(X_i|Z)=\sum_{i=1}^n -log \frac{1}{\sqrt2*\pi}+\frac{(X^{(1)}-f(Z)^{(i)})^2}{2\delta^2} logP(XZ)=i=1nlog(P(XiZ)=i=1nlog2 π1+2δ2(X(1)f(Z)(i))2
∣ ∣ f ( Z ) , X ∣ ∣ 2 = ∑ i = 1 n ( f ( Z ) ( i ) − X ( i ) ) 2 ||f(Z),X||^2=\sum_{i=1}^n (f(Z)^{(i)}-X^{(i)})^2 f(Z),X2=i=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