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栈中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简单的、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利用UDP服务的套接字编程不需要建立连接,所以每次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报都包含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
UDP套接字并没有发送缓存,缓存大小仅仅表示写到套接字的UDP数据报的大小上限。
应用进程的数据在沿协议栈向下传递时,以某种形式复制到内核的缓存中,当数据链路层把数据传出去后这个副本就被丢弃。
写UDP套接字的send调用的成功返回(表示什么?)
表示数据报或所有报文段已被加入到链路层的输出队列,如果输出队列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数据报或它的某些报文段,UDP将返回错误。
UPD应用中,从通信的角度来看,客户服务器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
任何时候,发送数据的一方可以认为是客户,接收数据的一方是服务器。
当然,从应用功能的角度
提供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器,而将申请服务的一方称为客户。
基于UDP的客户与服务器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在数据传送完成之后,需要关闭套接字,释放网络资源。
在大多数情况下,UDP客户和服务器方调用的套接字函数是一样的,按时间顺序如下:
打开一个套接字(socket);
将套接字绑定到指定地址和端口上(bind);
进行数据交换(sendto, recvfrom);
数据交换完成,关闭连接(closes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