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系统架构
- 重要目录说明
- 目录以及文件的命名规则
- ls指令操作
- 文件和目录操作
一.文件系统架构
1.Linux文件系统具有层级性
- 文件或目录起始于根目录”/”成为树状结构
- 最顶层由”/”开始
- “/”代表根目录,”~”代表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等同于”/Users/weichuang(当前用户的用户名)/”)
2.文件和目录名区分大小写
3.路径通过”/”分隔开
4.”../”表示上层目录
5.”.”表示当前目录
6.隐藏目录或文件名以”.”开始
二.重要目录说明
1.home目录
- root用户的home目录是/root
- 普通用户的目录是/home/userx
2.bin目录
- 常用的可执行文件
- /bin、/usr/bin、/sbin等
3.外部设备mountpoint
- /media、/mnt
- 当检测到设备接入会自动产生挂载点
4./etc 系统的配置文件
5./tmp 临时文件
6./boot 系统内核与开机必要文件
7./dev 系统所有的设备文件
8./usr
- unix system resource缩写
- 保存程序的相关文件
9./lost+found
- 每个分区都会自动创建
-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的时候,将一些丢失的目录放到该目录下
10./var、/srv
-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用户数据会保存在里面
11./proc虚拟的文件系统,数据都是在内存中
12./lib、/usr/lib、/usr/local/lib 存放一些可以复用的函数和库等
三.目录和文件的命名规则
1.不超过255个字符
2.区分大小写
- file、File、FILE表示不同的文件
3.除了” / “外,所有的字符都合法
4.最好使用有意义的名称来命名
四.ls指令操作
1.”ls”语法ls或者ls[options][file_or_dirs]
- ls:列出当前目录内容
- ls 参数:显示指定目录下的内容,如”ls /”
- ls -a:显示隐藏文件(隐藏文件是以”.”开始)
- ls -l:显示详细内容
讲解:
第一列:文件或目录所具有的权限
第二列:文件或目录所拥有的子文件数量
第三列:文件或目录的拥有者,即owner
第四列: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群组
第五列:文件或目录的大小
第六列:文件或目录创建或最后修改时间
第七列:文件或目录的名字 - ls -ld:显示目录本身的属性
五.文件或目录操作
1.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
- 绝对路径必须是” / “开头
- 相对路径一般比较短
2.切换目录
- cd(change directory缩写)、pwd
- “cd ~”进入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
- “cd ..”进入上一级目录
- “cd -“进入上一次操作的目录
3.复制文件和目录”cp”
- cp [options] “file”(要复制的文件) “destination”(存放所复制文件的目录)
- cp [options] file1 file2 destionation 复制多个文件
- cp -r dir1 dir2 复制目录
4.移动和重命名文件和目录” mv “
- 移动操作类似于cp
- 重命名:mv originalName nowName
5.删除文件和目录” rm “
- rm [options] filenames
- 参数: -i:交互式 -r:递归删除 -f:强制删除
6.新建文件和目录”touch” “mkdir”
7.确定文件的格式
- file [options] filenames
8.”cat”指令查看文本文件的内容
- cat [options] filenames
9.”less”分页查看文本文件
- less [options] [file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