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树:格基委托与密码学应用
1. 复杂度与开放问题
在我们的方案中,盆景树的构造和应用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定量细节。多个关键量依赖于树的深度,例如树中格的维度会随深度线性增长,而陷门基的大小大致随维度呈二次方增长。
在分层身份基加密(HIBE)方案里,密文向量的维度至少会随加密身份的深度线性增长。同时,由于每次委托时进行的基随机化操作,用户陷门基的欧几里得长度会随其在树中的深度(更准确地说,是委托链的长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为保证正确解密,相关学习误差(LWE)问题中的逆噪声参数 1/α 以及底层最坏情况格问题的近似因子必须随基长度增长。具体而言,深度为 d 的分层结构大致对应于最坏情况格问题的 $n^{d/2}$ 近似因子,其中 n 是维度。鉴于格问题即使在亚指数因子范围内也被认为难以近似,该方案在深度达到 $d = n^c$($c < 1$)时仍可能保持安全。
我们的 HIBE 方案在全自适应身份攻击下能保证安全性,但需要大密钥,且安全归约较为宽松。攻击模拟会将一个(隐式的)盆景树划分为受控分支和无向分支。这么做是希望所有用户密钥查询都指向受控分支(以便模拟能推导出相应的密钥),而目标身份指向无向分支(从而可将攻击转化为对 LWE 问题的攻击)。这种模拟方法(在某些文献中称为“分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猜测攻击者的用户密钥和挑战查询,导致安全归约较为宽松。
相比之下,近期的一些工作在各种假设下为基于配对的(H)IBE 实现了紧密归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使用小密钥),GPV IBE 的一个变体(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也有紧密归约,但这些方法似乎无法应用到我们的场景中。本质问题在于,我们的模拟器需要为每个查询身份生成一个“主陷门”,这使得将挑战问题嵌入攻击者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