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御WTO对我国IT行业的冲击,许多知名的软件公司提出向“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在此“四化”中,职业化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而当务之急是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和服务水平.
一、 那什么是职业化呢?
职业化不等于高学历、也不等于高职称、高职位,同样也不等于经验丰富的实干家。职业化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植根于一代代IT员工的努力而积淀的职业传统,并经由长期的技能学习、素质训练和行业实践而悟得。概括说来,这种职业品质可以分解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声望
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IT从业者须具有“软件是一种态度”的理念,以自己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最优的软件与服务。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IT职业者须拥有各种重要的自主、自律的手段,实行不同程度的自我管理。他们掌握着公司大量的技术或其他资料和信息,如果职业道德素质很差,对公司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在与各行业做项目时会得到许多相关行业的机密文件,为此要求IT员工遵守职业道德,为客户保密。
职业技能:是指IT人员须掌握专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按国际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力量源泉。同时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迅速融合相关行业的知识,否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淘汰。
职业声望:职业声望是指IT从业者须为社会所尊重,享有良好的社会地位。
以上的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职业意识是IT人员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础,职业技能是使IT行业具有影响社会的强大力量,职业道德使IT职业具有高尚情操,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结合,又使IT业在社会中能够赢得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尊崇的崇高职业声望。
立足于这样四个方面的品质来看IT职业,那么我们可以说,IT职业就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而掌握专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志业,享有良好社会地位的自主、自律的社会群体。如果说IT职业化就是使他们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声望方面就应该具有更加优秀的品质。
二、 职业化的意义
“IT职业化”能够很好地确定、引导和整合眼下和今后在队伍建设上的诸多改革举措,如:建立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通过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在职IT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职业保障制度,确保IT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服务;通过建立统一的职业道德和IT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确保IT业健康的发展。”
“IT职业化”能够比较全面地揭示和把握在一个社会中IT职业所应有的各项品质,就能够借鉴和吸取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IT职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IT职业朝着专精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避免因疏远社会、疏远民众而误入歧途。
“IT职业化”还凸显了IT业对“人的因素”的关注,它与企业发展趋势上的“非行业化”、内部组织管理上的“非行政化”一道,构成了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内我国IT发展的完整取向。
三、 IT业职业化现状
纵观IT业发展的历史大多由两个主要发展来源,其一是从高校的软件中心中分离出来的,这些人具有教师和员工的双重角色,另一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一个课题或一个项目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人情味较重,凝聚力较强,但经济意识差,服务意识谈薄,规范性较弱。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友情与亲情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着IT业的发展,必须改变软件开发脱离经济、脱离社会的现状,变单一化、封闭式开发为多元化、开放式开发,真正将研发工作融入经济、社会之中。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科研能力。传统的IT企业在管理思想上和职业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尤其欠缺运营经济资源与人力资源的能力。所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职业化建设是IT业发展的一条主线。”
四、 如何进行职业化管理。
职业化的IT人员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最大障碍。特别在加入WTO之际,这已成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
为此我们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培训制度、建立健康的导师引导制及建立全国通用的能力评价体系才能进行正确的职业化管理。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培训制度。因为IT员工学历层次较高,招到公司便进行到具体的编程工作之中,从而忽视了员工准入培训制度。其实编码能力只中软件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的一小部分,仅认识到编码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短视。学生从学校到员工的较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要去掉在学校期间的自由性与随意性,按企业规范与行业规范进行工作。按企业的各项制度进行工作,按严密逻辑进行思考,按照编码规范进行编码,按严谨的态度进行测试,按照真挚的态度与顾客沟通,这些应在员工进行正式的工作前进行严格的训练,为以后职业化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立健康的导师引导制。因为严格的入职培训只是一个理念的引导,没有付诸实际。有些内容在学习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也很难,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个导师进行引导,新员工在这个导师的引导下按照准入培训的内容进行实际工作。这样就对行业规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尤其是那些有责任感的导师也会无私的将自已对规范的理解授意给新员工,同时严格要求着新员工,让其按职业化的轨道发展。
第三,建立全国通用的能力评价体系。随着员工的不断发展,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现在各大软件公司都推出自已的认证工程师的评价体系。客户在选择软件公司时也无法进行比较,IT员工尤其是高级员工无法用一个不断更新的在全国范围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横量。 笔者认为,应以国际或国内几家著名的已有认证系列推出的公司联手,可以把培训、执业资格认证以及职称评定工作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一个动态的IT员工尤其是专家的评价体系,以调动广大IT人员积极性,并藉以切实提高IT队伍的整体素质。让员工看到自已的价值,看到自已的职业定位,也让客户在进行选择时有可参比的依据。
五.职业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正面临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的飞跃契机。在这一过程中,IT业大有可为。作为企业现代化的先导,IT业本身必须更迅速地走向成熟,走上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市场的潜力极其巨大,但若不能有效、高质地加以开发则必然造成市场、行业规范的混乱,不能形成规模,也势必阻碍本行业的健康成长。我们迫切需要一批眼光长远、有专业素质、富责任感的IT人员,这些人员将领导中国的信息走向现代化,与企业界共同成长,共同腾飞.
论IT人员职业化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7-17 17:57:24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