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技能定级标准第2篇——关于运维工程师岗位的脚本编写与Linux系统运维技能级别设计

运维工程师岗位工作技能的评定类别(1)和(2)

1、SHELL&PYTHON脚本编写
  • 级别0,什么都不懂
  • 级别1,会使用基本的bash shell 命令完成简单的系统管理任务,了解sed/awk的基本用法,会构建基本脚本。
  • 级别2,熟练使用shell命令完成文件的排序、合并和分割,熟练使用sed/awk处理数据文件,会使用结构化命令(条件/分支/循环语句)构建复杂脚本,了解正则,在工作中交付过有代表性的作品。
  • 级别3,熟练使用函数构建复杂且结构清晰的脚本,掌握shell变量的高级用法和I/O重定向使用技巧,会使用正则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awk编程的高级用法。掌握基本的Python语法,会构建单机上运行的Python脚本来解决工作中一些shell脚本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交付过有代表性的作品。
  • 级别4,熟悉SHELL各种编程语法使用方式间的细微差别和特殊用法,掌握构建兼顾功能与效率的SHELL脚本的高级编程技巧,会使用Python多进程/多线程、网络编程和数据库编程等技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交付过有代表性的作品。
2、Linux系统运维
  • 备注:这个技能类别相当于一个“筐”,首先是其它那些工作技能类别之外的专业技能要求都可以往这个里面放;其次是这个技能类别的高级阶段要求是兼顾综合能力与专业性的运维架构师。
  • 级别0,什么都不懂
  • 级别1,常见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的基本安装、配置、使用,会使用常见的Linux系统管理命令。
  • 级别2,熟练使用Linux系统状态分析工具、防火墙软件和定时任务,熟练掌握Linux常用服务、LAMP/LNMP应用架构的搭建技术,并对这些软件或架构的运行原理有所了解。有一定的遵守运维规范意识。
  • 级别3,可以根据环境限制,组合使用自己掌握的多种系统工具,部署、配置和交付出一个基本满足实际业务使用需求的技术系统。熟练分析、定位和排除系统配置、容量或性能方面的故障,并对问题做出改进。对Redis单实例、主从、哨兵和cluster等技术有较深刻地认识。掌握基础的网络知识,了解常见网络协议,会通过网络抓包分析应用服务基本的网络通信问题。可以撰写和交付内容完整和比较准确的技术方案。日常运维操作很少会违反运维服务规范化管理要求。符合“SHELL&PYTHON脚本编写”技能类别三级水平的要求。
  • 级别4,熟悉大规模系统的分布式、集群、负载均衡、缓存、网络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高可用设计及性能评估机制。可以对业务应用系统,从系统部署架构的角度评估其在高并发应用场景下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并提出相应架构和实施方面的优化提升方案。熟悉ITIL V3或2011各主要流程,可以在ITIL理论指导下设计和完善运维服务管理规范。关注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良好地快速学习和知识分享的能力。
  • 级别5,精通主流系统架构的设计理论并拥有丰富实践,精通设计模式,深入领悟系统服务的稳定性、高并发、高可用、高安全、高扩展,并能给出解决方案。精通ISO 20000/ISO27001各主要流程并拥有丰富实践。优秀的系统分析能力,及时发现系统瓶颈进行优化。解决基础架构项目中的关键系统架构问题和技术难题,对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能快速掌握各种新知识,并能积极的分享知识带动团队成长。

<think>嗯,用户想了解或制定运维应急管理制度,特别是IT运维应急响应制度及管理规范。首先,我需要整理一下已有的引用内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引用[1]提到混合运维模式下的职责划分,引用[2]建议定期评估和优化运维规范,引用[3]提供了日常运维管理制度的下载地址,引用[4]则涉及能力管理,包括资源管理、性能管理等。不过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应急响应制度的,可能需要结合这些引用中的部分内容,比如能力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和性能管理可能和应急响应有关,但还需要更多的具体信息。 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应急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比如组织架构、流程、预案等。根据引用[2]提到的定期评估和优化,可以建议在制度中加入定期演练和更新机制。同时,引用[4]中的能力管理部分提到的模拟测试和负载管理可能和应急响应中的预案测试有关联,可以引用这部分内容。 另外,引用[3]提供了日常运维管理制度的资源,虽然用户问的是应急管理,但日常管理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可以作为基础,比如日常监控和问题处理流程,这些在应急情况下也很重要。需要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应急管理制度框架。 可能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职责划分清楚,引用[1]中提到的IT部门和供应商的职责,在应急响应中也需要明确各自的角色,比如谁负责启动预案,谁负责沟通等。此外,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事后复盘都是关键步骤,需要详细说明。 用户可能还关心如何制定这样的制度,是否需要参考现有模板或标准,这时候可以提到引用[3]中的资源文件,建议用户下载参考,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强调定期评估的重要性,如引用[2]所述,确保制度适应变化的环境。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应急管理的延伸话题,比如如何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如何结合其他管理体系、如何培训团队等,这些都能帮助用户进一步深入理解。</think>### IT运维应急响应制度及管理规范框架 IT运维应急管理制度需包含以下核心要素,结合能力管理和服务规范要求[^4]: 1. **组织架构** - 设立应急指挥小组(含技术专家、业务负责人) - 明确一线/二线/三线支持人员职责 - 建立外包服务商的联动机制(参考混合运维模式职责划分[^1]) 2. **应急响应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事件发现] --> B(初步定级) B --> C{级别判断} C -->|一般事件| D[自动处置] C -->|重大事件| E[启动预案] E --> F[资源调配] F --> G[故障修复] G --> H[服务恢复确认] ``` 3. **应急预案体系** - 基础设施预案:$P_{恢复时间}=f(故障等级,资源冗余度)$ - 数据安全预案:满足$RTO \leq 4h, RPO \leq 15min$标准 - 业务连续性预案:建立$N+X$冗余架构 4. **关键管理规范** - 定期演练制度(季度/半年度实战演练) - 事件分级标准(参考下表) - 事后复盘机制(含MTTR/MTBF分析) | 事件等级 | 影响范围 | 响应时限 | |----------|------------------|----------| | P1 | 核心业务中断 | ≤15分钟 | | P2 | 重要功能异常 | ≤30分钟 | | P3 | 局部服务降级 | ≤2小时 | 5. **配套资源保障** - 应急知识库建设(参考日常运维制度[^3]) - 备用资源池管理(符合能力管理要求) - 自动化工具链: ```python # 示例:自动扩容脚本 def auto_scaling(load): if load > threshold: deploy_standby_nodes(quantity=calc_nodes(load)) update_load_balanc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