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kage com.nrsc.lambda.MethodReference;
import java.io.PrintStream;
import java.util.function.Consumer;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我初次见到的写法
*/
Consumer<String> fun = System.out::println;
fun.accept("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
/**
* 现在想想其实很简单,查看println方法的源码得知println是PrintStream类中的一个非静态方法
* 因此按照方法引用的逻辑,它肯定可以使用
* “函数式接口 变量名 = 类实例::方法名” 的方式对该方法进行引用
*
* 而System.out的作用肯定就是来获取PrintStream类的一个类实例,
*
* 验证代码如下:
*/
PrintStream out = System.out;
Consumer<String> fun2 = out::println;
fun2.accept("hello beijing");
}
}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PrintStream,而要用System.out呢?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此疑惑,反正我当时看明白System.out::println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不直接创建PrintStream对象来构建其类实例呢?
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扫一眼PrintStream类的源代码,应该就不会再有了。PrintStream类并没有无参构造,而其有参构造函数不是要流,就是要File文件,想要直接通过new一个PrintStream类的方式来创建实例,将变得非常麻烦。因此,通过System.out的方式获取一个PrintStream实例的方式才会成为实际使用的方式。
来源:https://blog.youkuaiyun.com/nrsc272420199/article/details/8472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