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转型设计:从探索到实践
1. 云原生转型的风险与策略
在云原生转型的初期,核心团队如同手持一张基础地图摸索前行,由于对云原生知识的掌握尚浅,项目的不确定性极高,早期的决策极有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逐步提高风险等级”是一种有效的云原生风险管理超级模式和通用策略。它通过三个递进的风险等级来实施: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从纯策略形成的角度来看,对应的子模式分别是“无悔行动”“选项与对冲”和“重大赌注”。
在转型设计中,这些模式与三个技术模式相关联,按顺序应用这些模式是降低转型风险的实际步骤:探索性实验、概念验证(PoC)和平台最小可行产品(MVP)。
2. 分布式系统:云原生架构的基石
2.1 分布式系统的优势
当软件被构建为一系列完全独立、松耦合的服务时,所得到的系统具有快速、弹性和高度可扩展的特点。与之相比,单体软件系统的开发受限于其复杂性,随着系统的扩展,会出现各种瓶颈,如数据共享、函数调用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依赖问题,导致协调成本过高,最终使系统增长变得困难。
而分布式系统虽然在初始架构和实现上更为复杂,但一旦完成前期工作,其增长和演进会更加简单,因为协调开销大大降低。例如,一个三小时的代码更改任务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在 10 分钟内自动进入生产环境,无需人工干预。
2.2 分布式系统的组成
分布式系统的组件独立执行,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协调。历史上,这些组件运行在本地服务器上,如今系统逐渐向云端迁移,云原生应运而生。云原生应用由模块化的服务组件(微服务)组成,这些微服务通过 API 进行通信,并被打包到容器中。容器由编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