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成熟度矩阵的应用与解析
1. 云原生成熟度矩阵概述
云原生成熟度矩阵通常由经过培训的引导者在企业现场与员工共同花费几天时间来实施。不过,自己尝试运用它来确定所在组织目前的位置,也是极具价值的思维实验。
该矩阵分为九个独立的领域(或轴),每个领域都是一个集成、相互依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轴又进一步划分为组织发展的四个特定阶段:无流程、瀑布式、敏捷式和云原生。此外,还包含一个“未来”类别,用以展示基于当前趋势和技术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的方向。
我们从左到右审视这些阶段,从较旧、灵活性较差的状态逐步迈向具有弹性和响应能力的云原生状态。但云原生成熟度矩阵并非以成功迁移到云端为终点,云原生不仅关注当下的行动,更注重构建能够轻松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
2. 文化轴分析
文化是成熟度矩阵的起始轴,因为无论对于何种组织,文化都是最难转变的方面。文化抽象、难以变革,且演变过程缓慢。而其他轴主要涉及代码和规划,相对更容易实现。改变文化需要整个组织的广泛认同,而其他轴通常可以更独立地发挥作用。
2.1 无流程:个人主义
在这种文化中,与同事、上级或下属的互动没有既定或特定的方式,沟通基于个人偏好。这是初创企业常见的文化,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这种文化将难以为继。
2.2 瀑布式:预测性
具有预测性文化的组织偏好长期规划和明确的截止日期,目标是精确交付指定的复杂系统,快速交付并非首要任务。这类组织往往抑制实验或引入新想法,因为这些具有不可预测性。通常会有大量文档、变更和日常任务的流程、按专业划分的团队、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工具,以及定期(如每周)的冗长规划会议。精确且按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