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物联网网络入侵检测比较分析
1. 引言
物联网(IoT)作为与互联网相关的先进技术,能够收集和共享数据,为人类的生活、职业和文化提供支持。2018 年,物联网设备数量估计达 280 亿,预计到 2022 年将增至 491 亿。如今,物联网原型已被用于创建智能系统,如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其目标是让人类生活更便捷,满足居住、能源消耗和工业需求。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用于监测和检测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上有害活动的设备或软件组件。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IDS 可分为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前者用于整个网络,通过捕获和评估网络流量数据包来工作;后者针对单个计算机,使用应用程序日志进行查询。
构建 IDS 需要三个阶段:事件日志的数据/信息资源、使用分析工具进行入侵检测以及根据前一阶段结果形成反馈。IDS 可执行数据收集、预处理、入侵识别和补救措施等任务。
然而,物联网具有一些关键特征,如传感器节点在功率、内存空间和无线信道容量方面通常受到限制,这使得 IDS 面临诸多挑战。攻击者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进行攻击,因此使用机器学习分类器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2. 相关工作
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使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解决 IDS 面临的挑战,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误报率并识别未知攻击。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总结:
| 研究人员 | 数据集 | 攻击/入侵类别 | 算法 | 结果 |
| — | — | — | — | — |
| Hanif 等 | UNSW - NB 15 | 通用、漏洞利用、shellcode、分析、蠕虫、DoS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