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电磁辐射中的自然时间戳技术解析
1. 实验站点与同步设置
为了评估电力线电磁辐射(EMR)自然时间戳技术,设置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实验站点:
- 站点A.1 :放置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各种充电器的桌子。
- 站点A.2 :存放着冰箱、微波炉等各种电器的食品储藏室,节点置于角落。
- 站点B :公寓的客厅,节点放在电视架上。
- 站点C :另一公寓的书房,节点放在电脑桌上。
- 站点D :校园内的办公室。
- 站点E :另一校园的开放式办公空间。
为确保实验准确性,对各站点节点进行了时间同步设置:站点A.1、A.2和E的节点与配备GPS接收器的本地一级时间服务器同步;其他站点因部署GPS接收器困难,节点与所在城市的互联网时间服务器同步。
2. 传感器参数
实验中使用了基于RPi的传感器和Z1节点,它们的采样率和自然时间戳长度有所不同:
| 传感器类型 | 采样率 | 自然时间戳长度 |
| ---- | ---- | ---- |
| RPi基传感器 | 8 kHz | 300 s |
| Z1节点 | 0.7 kHz | 600 s |
实验采用数据库节点记录的满足解码条件C1的一小时电力线频率(ENF)轨迹进行自然时间戳解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