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BI 可视化工具:分解树与 AI 驱动元素的应用
1. 分解树可视化
分解树是用于分层数据的交互式可视化工具,其核心概念是将单个指标深入分解到各个维度。例如,在销售数据中,可以先按国家查看销售驱动因素,如美国领先,接着可按产品类别和子类别进一步展开分析。
1.1 分解树的工作原理
构建分解树时,在“分析”字段中放置要分析并分解为子组的参数,在“解释依据”字段中放置用于分析原始参数的类别,如国家、产品类别、产品子类别和经理等,参数数量不受限制。
初始状态下,仅会显示一个包含总销售额的条形图,右侧有一个加号,点击可向不同方向展开树状结构。在弹出窗口中,还有“高值”和“低值”选项。选择“高值”,分支上仅显示值最高的项目;选择“低值”,可查看该类别中表现不佳的项目,这对销售分析很有帮助。若此过滤功能开启,类别名称左侧会显示一个灯泡图标。当需要以不同顺序查看类别时,点击类别名称右侧的“X”,再点击所需类别旁边的“+”选择新的显示顺序。
1.2 分解树的设置
- 密度 :在“格式可视化→树设置”部分,可以调整树的密度,有三种预设样式可供选择。默认样式较为常见;“稀疏”样式会增加条形图之间的垂直和水平间距,适用于树状可视化占据整个报告页面的情况;“密集”选项则使元素更紧凑,但仍有足够间距避免合并,适合为页面上其他可视化元素留出空间的场景。同时,可在该部分禁用“响应式模式”,并指定“显示的最大条形图数量”。
- 连接器 :在“格式可视化→树→连接器”部分,可自定义线条的颜色和样式,“默认”和“圆形”样式差异不大。还能更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