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督可解释模式发现与手势输入GPS路线搜索
无监督可解释模式发现
在数据挖掘领域,卷积自动编码器(convolutional AEs)是发现时间序列中可解释模式的优秀无监督工具。在提出的架构中,非局部最大抑制层(包含高斯滤波器)是必不可少的。
当M取不同值时,该层的作用十分明显:
- 当M = 3时,如果没有该层,系统在有噪声的情况下只能恢复一个模糊的“假”模式,而无法恢复任何真实模式。
- 当M = 6时,在干净的数据集中只能捕获4个模式(总共6个),在有噪声的数据集中则无法找到任何模式。
- 当M = 12时,在干净的数据集中能够恢复6个原始真实模式,但在有噪声的数据集中也只能恢复一个模糊的“假”模式。
同时,AdaReLU函数对于恢复可解释模式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不使用它(而是使用ReLU),识别出的模式不是“真实”模式,它们的强度非常低,并且具有高度的自相关性。
在真实视频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网格搜索选择参数,最小化目标数据集上的均方误差(MSE)。例如,在Junction 1数据集上,最终使用的参数为λlas = 0.2,λgrp = 50,λent = 5。与合成情况相比,这些参数值更大,但观测尺寸也大得多(100 vs 25),因此滤波器通常更稀疏。在Junction 1数据集中,自动编码器恢复了4个非空且有意义的滤波器,捕获了与不同交通信号周期相关的汽车活动;在远场情况下,如相关文献报道,恢复了汽车的主要轨迹。
| 数据集 | 最终参数 | 恢复情况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