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读写分离
当项目越来越大和并发越来大的情况下,单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肯定也是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数据库成为性能的瓶颈,而且当数据越来越多时,查询也更加耗费时间,当然数据库数据过大时,可以采用数据库分库分表,同时数据库压力过大时,也可以采用Redis等缓存技术来降低压力,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万金油,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多种技术搭配使用,而本文主要就是介绍通过读写分离来加快数据库读取速度
实现方式
读写分离实现的方式有多种,但是多种都需要配置数据库的主从复制,当然也许是有不需要配置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方式一
数据库中间件实现,如Mycat等数据库中间件,对于项目本身来说,只有一个数据源,就是链接到Mycat,再由mycat根据规则去选择从哪个库获取数据
方式二
代码中配置多数据源,通过代码控制使用哪个数据源,本文也是主要介绍这种方式
读写分离优劣
优点
1.降低数据库读取压力,尤其是有些需要大量计算的实时报表类应用
2.增强数据安全性,读写分离有个好处就是数据近乎实时备份,一旦某台服务器硬盘发生了损坏,从库的数据可以无限接近主库
3.可以实现高可用,当然只是配置了读写分离并不能实现搞可用,最多就是在Master(主库)宕机了还能进行查询操作,具体高可用还需要其他操作
缺点
1.增大成本,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多台数据库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
2.增大代码复杂度,不过这点还比较轻微吧,但是也的确会一定程度上加重
3.增大写入成本,虽然降低了读取成本,但是写入成本却是一点也没有降低,毕竟还有从库一直在向主库请求数据
MySQL主从复制配置
MySQL主从配置是实现读写分离的基本条件,具体实现MySQL主从复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MySQL主从复制搭建,基于日志(binlog)
数据源配置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separate
master:
url: jdbc:mysql://192.168.1.126:3307/test?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emptyStringsConvertToZero=tru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123456
driver_class_namel: com.mysql.jdbc.Driver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max-active: 20
initial-size: 1
min-idle: 3
max-wait: 60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300000
test-while-idle: true
test-on-borrow: false
test-on-return: false
poolPreparedStatements: true
slave:
url: jdbc:mysql://192.168.1.126:3309/test?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emptyStringsConvertToZero=true
username: test
password: 123456
driver_class_namel: com.mysql.jdbc.Driver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max-active: 20
initial-size: 1
min-idle: 3
max-wait: 60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300000
test-while-idle: true
test-on-borrow: false
test-on-return: false
poolPreparedStatements: true
文件中配置了2个数据源,master是写库,slave是读库,为了防止向slave写入,slave的用户只有读取权限
因为代码中需要动态的设置数据源,所以数据源需要通过继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
* 动态数据源
* @author Raye
* @since 2016年10月25日15:2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