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c++里怎么能知道一个变量的具体类型,如:c#里的typeof.还有我怎么知道一个变量的类型是某个类型的子类,也就是实现关键字IS
答:
1。运行时获知变量类型名称,可以使用 typeid(变量).name,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编译器都输出"int"、"float"等之类的名称,对于这类的编译器可以这样使用:float f = 1.1f; if( typeid(f) == typeid(0.0f) ) ……
2。对于多态类实例,想得到实际的类名称,需要使用到RTTI,这需要在编译的时候加上参数"/GR"。
3。对于普通变量,既然是自己写的,那当然也就应该知道它的类型,其实用不着运行时获知;对于多态类实例,既然需要运行时获知实际类型,那么就说明这里不具有多态性,既然没有多态性就不应该抽象它,这属于设计错误,总之,我认为RTTI是多余的。
4。对于多态类实例,使用 typeid(value) == typeid(value)来判断,不如使用 dynamic_cast 来判断,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事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
{
// sample 1
cout << typeid(1.1f).name() << endl;
// sample 2
class Base1
{
};
class Derive1 : public Base1
{
};
Derive1 d1;
Base1& b1 = d1;
cout << typeid(b1).name() << endl; // 输出"class Base1",因为Derive1和Base1之间没有多态性
// sample 3, 编译时需要加参数 /GR
class Base2
{
virtual void fun( void ) {}
};
class Derive2 : public Base2
{
};
Derive2 d2;
Base2& b2 = d2;
cout << typeid(b2).name() << endl; // 输出"class Derive2",因为Derive1和Base1之间有了多态性
// sample 4
class Derive22 : public Base2
{
};
// 指针强制转化失败后可以比较指针是否为零,而引用却没办法,所以引用制转化失败后抛出异常
Derive2* pb1 = dynamic_cast<Derive2*>(&b2);
cout << boolalpha << (0!=pb1) << endl; // 输出"true",因为b2本身就确实是Derive2
Derive22* pb2 = dynamic_cast<Derive22*>(&b2);
cout << boolalpha << (0!=pb2) << endl; // 输出"true",因为b2本身不是Derive2
try {
Derive2& rb1 = dynamic_cast<Derive2&>(b2);
cout << "true" << endl;
} catch( bad_cast )
{
cout << "false" << endl;
}
try {
Derive22& rb2 = dynamic_cast<Derive22&>(b2);
cout << "true" << endl;
} catch( ... ) // 应该是 bad_cast,但不知道为什么在VC++6.0中却不行
{
cout << "false" << endl;
}
return 0;
}
答:
1。运行时获知变量类型名称,可以使用 typeid(变量).name,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编译器都输出"int"、"float"等之类的名称,对于这类的编译器可以这样使用:float f = 1.1f; if( typeid(f) == typeid(0.0f) ) ……
2。对于多态类实例,想得到实际的类名称,需要使用到RTTI,这需要在编译的时候加上参数"/GR"。
3。对于普通变量,既然是自己写的,那当然也就应该知道它的类型,其实用不着运行时获知;对于多态类实例,既然需要运行时获知实际类型,那么就说明这里不具有多态性,既然没有多态性就不应该抽象它,这属于设计错误,总之,我认为RTTI是多余的。
4。对于多态类实例,使用 typeid(value) == typeid(value)来判断,不如使用 dynamic_cast 来判断,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事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
{
// sample 1
cout << typeid(1.1f).name() << endl;
// sample 2
class Base1
{
};
class Derive1 : public Base1
{
};
Derive1 d1;
Base1& b1 = d1;
cout << typeid(b1).name() << endl; // 输出"class Base1",因为Derive1和Base1之间没有多态性
// sample 3, 编译时需要加参数 /GR
class Base2
{
virtual void fun( void ) {}
};
class Derive2 : public Base2
{
};
Derive2 d2;
Base2& b2 = d2;
cout << typeid(b2).name() << endl; // 输出"class Derive2",因为Derive1和Base1之间有了多态性
// sample 4
class Derive22 : public Base2
{
};
// 指针强制转化失败后可以比较指针是否为零,而引用却没办法,所以引用制转化失败后抛出异常
Derive2* pb1 = dynamic_cast<Derive2*>(&b2);
cout << boolalpha << (0!=pb1) << endl; // 输出"true",因为b2本身就确实是Derive2
Derive22* pb2 = dynamic_cast<Derive22*>(&b2);
cout << boolalpha << (0!=pb2) << endl; // 输出"true",因为b2本身不是Derive2
try {
Derive2& rb1 = dynamic_cast<Derive2&>(b2);
cout << "true" << endl;
} catch( bad_cast )
{
cout << "false" << endl;
}
try {
Derive22& rb2 = dynamic_cast<Derive22&>(b2);
cout << "true" << endl;
} catch( ... ) // 应该是 bad_cast,但不知道为什么在VC++6.0中却不行
{
cout << "false" << endl;
}
return 0;
}
虚函数的定义要遵循以下重要规则:
1.如果虚函数在基类与派生类中出现,仅仅是名字相同,而形式参数不同,或者是返回类型不同,那么即使加上了virtual关键字,也是不会进行滞后联编的。
2.只有类的成员函数才能说明为虚函数,因为虚函数仅适合用与有继承关系的类对象,所以普通函数不能说明为虚函数。
3.静态成员函数不能是虚函数,因为静态成员函数的特点是不受限制于某个对象。
4.内联(inline)函数不能是虚函数,因为内联函数不能在运行中动态确定位置。即使虚函数在类的内部定义定义,但是在编译的时候系统仍然将它看做是非内联的。
5.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因为构造的时候,对象还是一片位定型的空间,只有构造完成后,对象才是具体类的实例。
6.析构函数可以是虚函数,而且通常声名为虚函数。
说明一下,虽然我们说使用虚函数会降低效率,但是在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将一个类中的所有成员函数都定义成为virtual总是有好处的,它除了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开销是没有其它坏处的,对于保证类的封装特性是有好处的。
对于上面虚函数使用的重要规则6,我们有必要用实例说明一下,为什么具备多态特性的类的析构函数,有必要声明为virtual。
多态特性的工作依赖虚函数的定义!没有虚函数就没有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