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Review线程专栏,修改了诸多之前描述不够严谨的地方,凡是带有Review标记的文章都是修改过了。本篇文章是插进来的,因为原来没有写,现在来看传统线程描述的不太完整,所以就补上了。理解了线程同步和线程通信之后,再来看本文的知识点就会简单的多了,本文是做为传统线程知识点的一个补充。有人会问:JDK5之后有了更完善的处理多线程问题的类(并发包),我们还需要去了解传统线程吗?答:需要。在实际开发中,无外乎两种情况,一个是开发新内容,另一个是维护原有程序。开发新内容可以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原有程序是用什么实现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原有的。另外一点,了解传统线程的工作原理,使我们在使用并发包时更加得心应手。
线程中断
void | interrupt() 中断线程。 |
static boolean | interrupted() 测试当前线程是否已经中断。 |
boolean | isInterrupted() 测试线程是否已经中断。 |
这样的话,线程被顺利的中断执行了。很多人实现一个线程类时,都会再加一个flag标记,以便控制线程停止执行,其实完全没必要,通过线程自身的中断状态,就可以完美实现该功能。如果线程在调用 Object 类的 wait()、wait(long) 或 wait(long, int) 方法,或者该类的 join()、join(long)、join(long, int)、sleep(long) 或 sleep(long, int) 方法过程中受阻,则其中断状态将被清除,它还将收到一个 InterruptedException。 我们可以捕获该异常,并且做一些处理。另外,Thread.interrupted()方法是一个静态方法,它是判断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线程的中断状态会由该方法清除。换句话说,如果连续两次调用该方法,则第二次调用将返回 false(在第一次调用已清除了其中断状态之后,且第二次调用检验完中断状态前,当前线程再次中断的情况除外)。
线程让步
static void | yield() 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并执行其他线程 |
输出结果略,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到,当某个线程(t1或者t2)执行到10次、20次、30次等时,就会马上切换到另一个线程执行,接下来再交替执行,如此往复。注意,如果存在synchronized线程同步的话,线程让步不会释放锁(监视器对象)。
线程睡眠
static void | sleep(long millis) 在指定的毫秒数内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休眠(暂停执行)。 |
static void | sleep(long millis, int nanos) 在指定的毫秒数加指定的纳秒数内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休眠(暂停执行)。 |
线程合并
void | join() 等待该线程终止。 |
void | join(long millis) 等待该线程终止的时间最长为 millis 毫秒。 |
void | join(long millis, int nanos) 等待该线程终止的时间最长为 millis 毫秒 + nanos 纳秒。 |
线程优先级
java.lang.Thread | ||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 MAX_PRIORITY | 10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 MIN_PRIORITY | 1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 NORM_PRIORITY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