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就业指导(Java)之基础技术测试篇(五)

本文深入解析TCP/IP协议的定义、作用及其内部结构,包括TCP、UDP、IP等关键协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TCP/IP协议簇如何实现网络通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础技术测试篇(五)

2.2 TCP/IP协议

例题5:请详细解释一下TCP/IP协议的定义,主要有什么作用?

答案:TCP/IP是英文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译为传输控制/网际协议。TCP/IP协议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I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簇。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七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七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信协议采用了四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四层分别是: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此层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向数据包中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包传送功能,让每一个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数据链路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进行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Tips:下图显示了TCP/IP协议与OSI七层模型关系

例题6:TCP和UDP协议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案:TCP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在相互进行通信的设备或服务之间保持一个虚拟连接。TCP在数据包接收无序、丢失或在交付期间被没破坏时,负责数据恢复。它通过为每个数据包提供一个序号来完成此恢复。较低的网络层会将每个数据包视为一个 独立的单元,因此,数据包可以沿完全不同的路径发送,即使它们都是同一消息的组成部分。这与网络层处理分段和重新组装数据包的方式非常相似,只是级别更高一点而已。 为 确保正确地接收数据,TCP要求在目标计算机成功收到数据时发回一个确认(即ACK)。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未收到相应的ACK,将重新传送数据包。如果网络拥塞,这种重新传送将导致发送的数据包重复。但是,接收计算机课通过数据包的序号来确定它是否为重复数据包,并在必要时丢弃它。

UDP与TCP的主要区别在于UDP不一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事实上,该协议不能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UDP在许多方面非常有效。当某个程序的目标是尽快地传输尽可能多的信息时(其中任意给定数据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可使用UDP。ICQ就是使用UDP协议发送消息的。许多程序都同时具有单独的 TCP连接和单独的UDP连接。重要的状态信息随可靠的TCP连接发送,而数据流通过UDP发送。

基于上述描述可以总结出TCP与UDP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1)基于连接和无连接

(2)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3)程序结构(UDP较简单)

(4)流模式(UDP)与数据报模式(TCP)

(5)保证数据正确性(TCP)

(6)保证数据顺序(TCP)

Tips:从专业的角度说,TCP是有连接协议,UDP是无连接协议。TCP的可靠保证通过它的三次握手机制来实现的。而UDP没有这样的机制,所以不可靠。不过UDP的速度是TCp比不了的,且UDP的反应速度更快,QQ是用UDP协议传输的,HTTP是用TCP协议传输的,大家自己体验一下就能发现区别了。再有,UDP和TCP的目的端口不一样,而且两个协议不在同一层,TCP在第三层,而UDP在第四层或者第七层。

例题7:简单介绍TCP/IP协议簇中协议都具有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答案:1.IP: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核心,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层或UDP层;与之相应的,IP层也把从TCP或UDP接收来的数据包发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做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像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址。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进行平常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TCP: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向上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而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回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达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时使用TCP,但在向单个主机传送信息时使用UDP。

3.UDP:UDP和TCP位于同一层,却不能进行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很小。使用UDP的服务包括(网络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欺骗UDP比欺骗TCP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成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更大的风险。

4.ICMP: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加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Tips: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I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以及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簇。TCP/IP协议簇分为四层,IP层位于协议簇的第二层(对应于OSI的第三层),TCP位于协议簇的第三层(对应OSI的第四层)。TCP和IP是TCP/IP协议簇的中间两层,是整个协议簇的核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我们将这些协议簇称为TCP/IP协议。

例题8:简述TCP/IP建立连接的过程。

答案: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_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Tips:在TCP会话初期,有所谓的“三次握手”,用来定义每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怎样跟踪的,从而进行协商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此外,还定义了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定的数据确认数及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销联系,并建立虚连接。为提供可靠地传送,TCP在发送数据新的数据之前,以特定的顺序将数据包进行排序,并需要这些包传送给目标机之后的确认消息。TCP总是用来发送大批量的数据。应用程序收到数据后做出确认时也要用到TCP。由于TCP需要时刻 跟踪,这需要额外开销,使得TCP的格式显得有些复杂。

例题9: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

答案:在Internet中,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节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节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唯一的,这便是IP地址。
目前的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每8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十进制整数,中间用小数点间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4组8为二进制数,由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地址(类似部队的编号)和主机在该网络中的标识(如同士兵在该部队的编号)共同组成。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地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由余下的三组二进制数表示,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有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由余下的两组二进制数表示,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类地址允许有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3台主机,适用于节点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三组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由余下的一组二进制数表示,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三位二进制数必须为“110”,具有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节点比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
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采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地址,十进制数之间用句点“.”予以分隔。这种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以这种方式表示,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127.255.255.254,B类地址范围为:128.1.0.1~191.255.255.254,C类网络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
Tips:由于网络地址紧张、主机地址相对过剩,需要采取子网掩码的方式来指定网段号,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 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 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0”表示。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示一台主机所在的 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子网掩码是扩展的网络前缀码不是一个地址,但是可以确定一个网络层地址哪一部分是网络号,哪一部分是主机号,1的部分代表网络号,0的部分代表主机号。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获取主机IP的网络地址信息,用于区别主机通信不同情况,由此来选择不同的通信路径。其中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