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内核剖析之Framework框架

本文解析了Framework框架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服务器端、客户端和Linux驱动。服务器端包括AMS和WMS,分别管理Activity和窗口。客户端涉及ActivityThread、ContextWrapper等组件。Linux驱动则涵盖了SurfaceFlinger和Binder。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Framework框架包含3个主要部分,服务器端、客户端、Linux驱动

服务器端主要包含以下2个主要的类:

  • AMS(ActivityManagerService),AMS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各个Activity。
  • WMS(WindowManagerService),WMS主要管理各个窗口的叠放顺序、隐藏和显示。

客户端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 ActivityThread:ActivityThread就是UI线程(主线程),每个APP的入口就是在ActivityThread的main函数中,ActivityThread的main函数中会生成主线程的Handler。
  • Activity ->ContextThemeWraper -> ContextWrapper -> Context,继承关系。ContextWrapper 中的各种方法的调用,其实是调用的ContexImpl中的方法,因为ContexImpl是Context唯一的实现。ContextWrapper 构造函数中会传入一个Context对象,其实就是ContextImpl,这里采用了装饰模式。
  • Window,所有窗口的基类。
  • PhoneWindow 继承于 Window,PhoneWindow 是Window的唯一实现。PhoneWindow 定义了一个内部类 DecorView,DecorView是所有View的根节点。
  • ViewRoot,,ViewRoot继承于Handler,Wms管理窗口时,需要通知客户端进行某种操作,这些是通过IPC调用的,而客户端收到IPC调用后,都回把本调用转换为本地的一个异步操作,实现的方式就是使用ViewRoot,其作用主要是把WMS的IPC调用转为本地的一个异步调用。
  • W类:本类继承于Binder,并且是ViewRoot的一个内部类。WMS通知客户窗口时,是通过IPC调用的,IPC的调用会用到IBinder,那么W类就是就是和WMS交互的Binder,当获取WMS信息后,则通过Handler传送到客户端。
  • WindowManager:其负责和WMS进行交互。

Linux驱动:Linux驱动和FrameWork相关的主要部分主要包含2个方面,分别是SurfaceFlingger和Binder。每个窗口对应一个Surface,Binder驱动负责IPC消息传递。

  • 列表内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