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概念
1,作用域
能使用某个变量的所有语句叫做变量的作用域。
声明在函数内部的变量叫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是它所在函数内部的所有语句,声明在所有函数外边的变量叫全局变量,它们的作用域是程序中的所有语句。
2,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定义在函数体外部,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存储空间,且编译器会自动对其初始化。普通全局变量对整个工程可见,其他文件可以使用extern外部声明后直接使用。也就是说其他文件不能再定义一个与其相同名字的变量了(否则编译器会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变量)。
3,局部变量
静态全局变量仅对当前文件可见,其他文件不可访问,其他文件可以定义与其同名的变量,两者互不影响。在定义不需要与其他文件共享的全局变量时,加上static关键字能够有效地降低程序模块之间的耦合,避免不同文件同名变量的冲突,且不会误使用。
二,static三种不同的用法:1.修饰函数,2.修饰局部变量,3.修饰全局变量。
1,static修饰函数:static函数与普通函数的区别
(1)用static修饰的函数,限定在本源码文件中使用,不能被本源码文件以外的代码文件调用。
(2)普通的函数,默认是extern的,也就是说,可以被其它代码文件调用该函数。
若在函数的返回类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函数就被定义成为静态函数。普通函数的定义和声明默认情况下是extern的,但静态函数只是在声明他的文件当中可见,不能被其他文件所用。因此定义静态函数有以下好处:
<1> 其他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2> 静态函数不能被其他文件所用。
void fn(void)
{
int n = 10;
printf("n=%d\n", n);
n++;
printf("n++=%d\n", n);
}
void fn_static(void)
{
static int n = 10;
printf("static n=%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