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监控之free

博客详细解析了Linux系统中`free`命令的输出,阐述了其显示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总内存、已使用内存、可用内存、buffers和cache的含义。通过与/proc/meminfo文件的关联,解释了buffer和cache在IO性能优化中的作用,并提供了从系统和应用程序角度看待内存使用情况的等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free用于显示系统内存使用情况,一直对free的输出迷惑不清,特总结如下:

12 3 4 5 6

    


free命令的输出结果来自于文件/proc/meminfo,默认以KB为单位显示,可以通过-m选项以MB显示,为了方便起见,将输出结果划分为4行3列,FO[1][1]表示输出结果的第一行第一列,即total。以下是各行各列的解释:

FO[2][1]:表示系统认为当前一共有24676104KB内存。

FO[2][2]:表示系统认为当前已有17659596KB内存被使用。

FO[2][3]:表示系统认为当前还有7016508KB内存可以使用。

FO[2][4]:已过时,忽略。

FO[2][5]:表示被系统分配作为buffers,但是还没有被使用的内存。

FO[2][6]:表示被系统分配作为cache,但是还没有别使用的内存。

  • 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也就是说buffer是用于存放要输出到disk(块设备)的数据的,而cache是存放从disk上读出的数据。这二者是为了提高IO性能的,并由OS管理


即:Mem这行的数据显示的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FO[3][2]:应用程序实际已经使用的内存。

FO[3][3]:应用程序还可以使用的内存。


即:-/+ buffers/cache这一行的数据显示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从以上解释中可以总结出三个等式:

FO[2][1] = FO[2][2]+FO[2][3]

FO[3][2] = FO[2][2]-FO[2][5]-FO[2][6]

FO[3][3] = FO[2][3]+FO[2][5]+FO[2][6]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400_IB Specification Vol 2-Release-2.0-Final-2025-07-31.pdf》,主要描述了InfiniBand架构2.0版本的物理层规范。文档详细规定了链路初始化、配置与训练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传输序列(TS1、TS2、TS3)、链路去偏斜、波特率、前向纠错(FEC)支持、链路速度协商及扩展速度选项等。此外,还介绍了链路状态机的不同状态(如禁用、轮询、配置等),以及各状态下应遵循的规则和命令。针对不同数据速率(从SDR到XDR)的链路格式化规则也有详细说明,确保数据包格式和控制符号在多条物理通道上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文档还涵盖了链路性能监控和错误检测机制。 适用人群:适用于从事网络硬件设计、开发及维护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了解InfiniBand物理层细节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设计和实现支持多种数据速率和编码方式的InfiniBand设备;② 开发链路初始化和训练算法,确保链路两端设备能够正确配置并优化通信质量;③ 实现链路性能监控和错误检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本文档属于InfiniBand贸易协会所有,为专有信息,仅供内部参考和技术交流使用。文档内容详尽,对于理解和实施InfiniBand接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读者应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学习,以确保正确理解和应用规范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