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是面向对象编程中最重要的概念,类是Java程序的基本组成要素。
1. 类声明
类声明: [类修饰符]class类名[extends父类名][implements[,接口名]]
{...}
类的修饰符主要有:
- abstract(抽象类) 没有实现的方法,也没有构造方法,可以有抽象方法(只定义方法,不实现)。不能用new操作直接生成实例。不能派生之类。
- final(终结类) 不能派生子类,防止盲目继承,提供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类功能不变。
- public(公共类) 可在相同包中访问,不同包中的类都通过import引用后访问。
2. 类体
{}中是类体,包括该类的全部变量和方法。
类成员分为实例成员和类成员两种。区别:在类声明时是否用类修饰符static.(如用static修饰类class,则为类成员,否则是实例成员)
类体格式: [修饰符]类型变量名
[修饰符] 返回类型 类方法名([参数列表])[throws异常列表]{方法体}
类体中变量修饰符:
- public, protected, private 变量访问权限
- static 变量是类变量
- final 常量
- transient 暂时性的变量,通知虚拟机该变量不属于永久状态,用于不同对象的存档
- volatile 多个并发线程共享变量
- public, protected, private 方法访问权限
- static 类方法
- final 或abstract方法是否可重写
- native 表示可将java代码与其他语言代码集成
- synchronized 表示同步操作,可用来控制并发线程,共享数据访问
3. 构造方法
Java中每个用户定义的类都用一种特殊方法来初始化新对象,这个方法称为该类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特点:
- 构造方法名与类名必须相同
- 构造方法是给对象赋初值,所以没有返回值,但不用void来声明
- 构造方法不能被程序调用,只能通过new自动调用
- 构造方法可由编程人员在类中定义,默认时由Java语言自动生成。但它是个空方法,变量被赋予该数据类型的默认值
- 构造方法可以重载实现不同的初始化方法。调用时按参数决定调用哪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