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法

插入排序: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代码实现: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
        int out,in;
        for(out = 1; out < nElems; out++)	
        {
          long temp = a[out];			
           in = out;					
           	while(in >= 0 && a[in-1] >= temp)
            {
                a[in] = a[in - 1];		
               in --;				
           }
           a[in] = temp;						
        
        }
    }

选择排序:每次通过从无序的数组中选择出一个最小的(要求升序排列)数把他放到数组的最前面。

代码实现: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
        for(int i = 0; i < nElems - 1; i++)
        { 
             int min = i;
            for(int j = i + 1; j < nElems; j++)
            {
                if(a[j] < a[min])	
                {
                    long temp = a[j];
                    a[j] = a[min];
                    a[min] = temp;      
                }
            }
        }
       }

冒泡排序:基本思想就是相近的两个数字作比较,小的放到前面,大的放后面

 public void bubbleSort(){
        for(int i = 0; i < nElems - 1; i++)
        {
            for(int j = 0; j < nElems - 1 - i; j++)
            {
                if(a[j] > a[j + 1])
                {
                    long 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
            }
        }
    }
     	

快速排序:从数组中选取一个元素,把所有大于这个元素的数都放到它的后面,所有小于这个元素的数都放到它的前面,然后这个元素就把原数组切分成了两个部分,再分别对这个两个部分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数组不能再切分的时候,此时数组为有序。

代码实现:

void QuickSort(int* a,int l, int r)
{
    if (l < r)
    {

        int i = l, 
        int j = r, 
        int x = a[l];
        while (i < j)
        {
            while (i < j && a[j] >= x)
                j--;
            if (i < j)
                a[i++] = a[j];

            while (i < j && a[i] < x)  
                i++;
            if (i < j)
                a[j--] = a[i];
        }
        a[i] = x;

        QuickSort(a, l, i - 1);  
        QuickSort(a, i + 1, r);
    }
}

归并排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组合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归并排序和快排一样也采用的是分治的思想,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若干个有序结点序列的合并为一个有序序列来实现排序的。

使用场景:

1)若n较小(如n≤50),可采用直接插入或直接选择排序。 
 当记录规模较小时,直接插入排序较好;否则因为直接选择移动的记录数少于直接插人,应选直接选择排序为宜。 
(2)若文件初始状态基本有序(指正序),则应选用直接插人、冒泡或随机的快速排序为宜; 
(3)若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g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的内部排序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待排序的关键字是随机分布时,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最短;  

 若要求排序稳定,则可选用归并排序。但前面介绍的从单个记录起进行两两归并的排序算法并不值得提倡,通常可以将它和直接插入排序结合在一起使用。先利用直接插入排序求得较长的有序子序列,然后再两两归并之。因为直接插入排序是稳定 的,所以改进后的归并排序仍是稳定的。


排序法      平均时间        最差情形         稳定度      额外空间 

 冒泡            O(n2)           O(n2)             稳定          O(1) 

 快速           O(nlogn)       O(n2)             不稳定      O(logn) 

 选择            O(n2)           O(n2)             不稳定       O(1)    

 插入            O(n2)           O(n2)              稳定           O(1)

 归并           O(nlogn)       O(nlogn)          稳定         O(n)

 Shell           O(nlogn)      O(ns) 1<s<2     不稳定       O(1) 

遇到一个面试题:归并排序额外空间为O(n),


现有1G数据需要排序,计算资源只有1G内存可用,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可能出现性能问题的是__C。

  • 堆排序
  • 插入排序
  • 归并排序
  • 快速排序
  • 选择排序
  •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1),因为需要一个临时变量来交换元素位置,(另外遍历序列时自然少不了用一个变量来做索引)

快速排序空间复杂度为O(logn)~O(n)(因为递归调用了) ,
归并排序空间复杂是O(n),需要一个大小为n的临时数组.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