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的概念
程序:一段静态的代码
进程:程序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它对应从代码加载、执行到执行完毕的一个完整过程
进程也称任务,支持多个进程同时执行的OS就被称为多进程OS或多任务OS
进程与线程
在一个程序内部也可以实现多个任务并发执行,其中每个任务称为线程
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执行单位,它是在一个进程中独立的控制流,即程序内部的控制流
特点:线程不能独立运行,必须依赖于进程,在进程中运行。
每个程序至少有一个线程称为主线程。
单线程:只有一条线程的进程称为单线程
多线程:有不止一个线程的进程称为多线程
开启多线程的优点和缺点
提高界面程序响应速度。通过使用线程,可以将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流程在后台启动单独的线程完成,提高前台界面的相应速度。
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效率。通过在一个程序内部同时执行多个流程,可以充分利用CPU等系统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硬件的性能。
当程序中的线程数量比较多时,系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线程的切换,这反而会降低程序的执行效率。但是,相对于优势来说,劣势还是很有限的,所以现在的项目开发中,多线程编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现线程编程时,首先需要让一个类具备多线程的能力,继承Thread类或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具备多线程的能力,然后创建线程对象,调用对应的启动线程方法即可实现线程编程。
在一个程序中可以实现多个线程,多线程编程指在同一个程序中启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
在实际实现线程时,Java语言提供了三种实现方式:
继承Thread类
实现Runnable接口
使用Timer和TimerTask组合
继承Thread线程类实现多线程
java.lang包中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线程类(Thread),在该类中封装了许多对线程进行调度和处理的方法。如果一个类继承了Thread类,则该类就具备了多线程的能力,可以多线程的方式执行。
实例13.1 继承Thread类实现多线程。
MyThread tt1 = new MyThread ();
//启动线程
tt1.start();
try{
for(int i = 0;i < 5;i++){
//延时1秒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Main:" + i);
}
}catch(Exception e){}
实现Runable接口
多线程对象实现java.lang.Runnable接口并且在该类中重写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
好处:实现Runable接口的方法避免了单继承的局限性。
实例13.2 使用实现Runable接口的方式实现多线程。
class MyThread2 implements Runable{
public void run(){} //重写Ru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
}
MyThread2 mt1=new MyThread2();
Thread t1=new Thread(mt1);
t1.start();